近年来,达州万源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森林“四库”更好联动,对境内任河流域实施重点生态修复,护好汉江上游天然“水塔”,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如今,任河两岸青山连绵,“三跑地”变“良田”,一泓清水向北流。
万源市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汉江、嘉陵江的分水岭,属于秦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8%,富硒农林产品享誉巴蜀。从2023年起,先后启动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和秦巴森林“四库”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对任河流域全面综合治理。一年多来,该市采取“生物+工程”综合措施,在两岸裸露的山坡地栽种60万株茶树和20万株金银花等植被,在荒山、松材线虫病除治采伐林中空地补种巴山乌米籽核桃、巴山硒李等特色经果林1200余亩;对25度以上的林地实施封山育林、严格采伐、禁止开垦和生态补偿,封育治理达11万亩;实施坡耕地工程治理,将坡度低于25度的坡耕地全面改为梯田、梯地,完成整修梯田540亩、新建坡改梯1110亩,建设高标准“良田”。同时,支持适度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畜禽等特色种养,拓宽河流两岸百姓的增收渠道。
到今年3月,万源市全面完成治理任河35公里、治理流域面积达107平方公里,流域林木覆盖率达72.3%,蓄水保土贮碳能力显著增强。预计年均减少泥沙22.39万吨,拦蓄径流237.24万立方米。
据了解,任河是汉江上游最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巫溪和陕西省镇坪三县交界的大燕山,流经重庆、四川、陕西三省,全长约400公里。流到四川万源,当地人叫它“大竹河”,在境内长35公里。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任河流域是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