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生态文明面面观
基于实践辩证思维之复杂生态系统导论

【生态文明面面观】




基于实践辩证思维之复杂生态系统导论


李传林 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研究员


我们以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系统性、人本性基本观点为出发点,依从实践性思维要求和主体性思维需要,针对复杂生态系统,坚持辩证思维,延展辩证规律和辩证范畴,提出界面、相态、趋势、可行、合和、合质、链条、模拟等八个中介范畴所阐明的中介控制论和所论证的关系恒衡论及相关表达式,研究归纳提出系统作用合和、竞合、和合、化合、综合等五合机制所形成的生态机理和生态原理,深究系统本体或实体内在变化提出质和质变、相和相变、象和象变、环和环变等四体和四体变概念,以及细察系统外形或表型外在变化提出态和态变、势和势变、界和界变、模和模变等四形和四形变概念或术语所描述的机理、原理或规律,并运用新提出的范畴、概念、术语与机制,对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系统学、生态整合学等相关重点内容,重新梳理和表述,形成文章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以期以复杂生态系统研究对象为焦点对生态各学科有一个系统辩证的把握和融会贯通的理解。


一、生态学:生态及生态系统


(一)生态及其特性。通常定义: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科学就是生态学。定义缺陷:一是生命体、有机体及其它们的系统同样有生态问题;二是环境也有生态问题;三是任何学科要成为科学的学科必须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不都是“关系”,否则就没有学科划分,也就没有生态学。我们定义:生态是指作为有机体及其系统生成性态、生存状态、生长势态、生境位态、生发适态、整生样态等等特质和形态的总和。这符合恩格斯“相互联系的总体”和“过程的集合体”系统辩证思想。生态特性是指生态体(有机体)及其生态系统生成有机性、生存协调性、生长持续性、生境秩序性、生发竞合性、整生完备性等等本质和特征的总称。


(二)生态系统及其特性。生态系统是指具有生态特性的有机系统。系统论(系统思维)是生态学从自然科学领域通向社会科学领域的桥梁,其根本的纽结点在于无论是自然研究对象还是社会研究对象,以及自然和社会混合研究对象,它们都具有系统的本质特征,都是一个可供研究的系统存在;它们具有生态本质特性,都可以以生态系统来加以定义。从自然和社会这两个对立物看,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生物生态系统即生物系统层面生态系统,地球生态系统即生物系统与物理化学系统构成的系统,太阳—地球生态系统等等。广义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经济生态系统(市场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等),文化生态系统(观念形态生态文化系统、制度形态生态文化系统、设施形态生态文化系统、审美形态生态文化系统,政治生态文化系统,传统生态文化系统等),以及狭义社会生态系统(生育教育系统,生产生活系统,卫健娱乐系统,社会保障系统等等)。自然与社会混合生态系统,如人口生态系统,科技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等等。而每一子系统都可以再细分为更小的孙系统,如产业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工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业生态系统、旅游生态系统、设施生态系统等等。研究这些系统,都可以以正确生态观为指导,运用生态方法,寻求生态认识成果,促进生态实践活动。生态系统特性,即分类生态系统个别特性:以生物学生态学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层面生态系统,其特性即有机性、相适性、循环性、秩序性、适应性、完备性等等。以人类生态学为主体的社会科学层面生态系统,其特性即人性、协调性、接替性、位次性、竞合性、完整性等等。以思维科学为主体的哲学层面生态系统,其特性即人本性、和谐性、持续性、有序性、矛盾性、完备性等等。生态系统是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思维生态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它永远都是一个开放动态系统。一般生态系统共同特性:生态系统由各种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互联性。生态系统有机性或人性或人本性是善与恶、得与失、欲求与满足之否定之否定规律作用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互补性。生态系统相适性或协调性或和谐性是平衡与非平衡、均衡与非均衡、恒衡与变易之质量互变规律作用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互助性。生态系统循环性或接替性或持续性是功能、动力、机制持续与否之对立统一规律作用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互动性。生态系统秩序性、位次性或有序性是其系统与特定环境综合作用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互变性等等。系统结构一旦形成,就总是趋向于保持某一稳定状态。稳定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受外界干扰,系统可能会偏离某一状态而产生不稳定,但一旦干扰消除,系统又恢复原态,继续出现原来的稳定。此即生态系统稳恒性等等。


(三)生态学及其分类。生态学就是研究生态(包括系统、生物、有机物、生命体、人类的生态等等)及其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较早一批生态学家,尤其是人类生态学家和社会生态学家,也是较早一批生态哲学家。不仅很早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告诫人类谨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充分考虑我们目前活动可能对大自然产生往后、再往后的影响,而且他们率先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反自然、反人性社会本质的批判。认为社会异化是自然异化的真正原因,要克服人与自然的异化,就必须克服社会与人的异化。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态问题只是结果,社会生态问题是原因。把人解放、自然解放看成是社会解放重要内容,换句话说,就是把社会、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很早就产生了“红”与“绿”相结合的社会理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有很多关于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精辟论述。马克思指出“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社会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等等问题,这些哲学问题很有现代生态意义,是生态理念、“红”(社会革命)与“绿”(生态革命)相结合的理论先声。生态学科门类极为繁多,国外生态学界把生态学分为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前者着重研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有用性和提倡治理环境污染,后者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生态价值、人与生命体生态平等和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结合国内生态认识和实践实际,我们把国内外生态学分为三个层次:浅层生态学研究“自然环境生态”问题,主指以生物生态学为主体的自然科学生态学;中层生态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态”问题,主指以人类生态学为主体的社会科学生态学;而深层生态学研究“深层追问”问题,主指以思维科学为主体的哲学生态学,或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人生观问题等等。


二、生态哲学:生态思维及实践性系统性人本性


(一)生态思维及其活动。恩格斯说:“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马恩哲学是关于一般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生态思维主体是生态思维者,生态思维客体是被思维着的生态者。生态思维包括生态认识和生态实践,或者说生态理论思维和生态实践思维,它们之间构成双向三角关系。生态认识的对象是认识本体、过程是认识运动、结果是本体论。生态实践的对象是实体、过程是实践活动、结果是实体论。生态思维的对象即生态思维客体,是生态存在(本体或本原等等),生态本体是被思维着的实体,对本体的看法就是生态观,亦即生态本体论,也就是自然—人—社会复杂系统整体观及生态规律。生态思维特性: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均处于思维空间,在思维中联结成有机一体,亦即整体性或系统性;思维包括认识(理论思维)和实践(实践思维)两个方面,且在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一刻也不可分离,亦即实践性或辩证性;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在思维本质上具有同一性,知行合一(人本性)。生态思维活动是指生态认识活动和生态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生态思维认识活动就是认识主体(包括人类和“有价值能力的”有机体)对生态本体及其变化发展规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检验等进行把握而形成思想结果的过程。对认识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认识本身形成生态认识论,也就是从笛卡尔模式(机械、部分、零散)转向生态学模式(有机、系统、整体),往往通过建立生态系统认识模型实现。生态思维实践活动是以生态价值为导向的运用生态认识理论成果对生态实体进行改造的现实活动。生态价值包括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自然自身价值,都应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尊重。生态实践活动包括人类“生态运动”和自然界不断的“生命运动”。对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认识形成生态实践论。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指在现实活动基础上发挥认识论作用提炼出思想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把认识的思想成果用于指导实践活动,实现对生态系统认识的统一过程。实质上是思维的生态循环递进过程。


(二)生态哲学基础理论及其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超越近现代西方哲学之哲学:突破“体系哲学”,超越形而上学庞大体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真正的、发展的、完美的体系,本质上是实践哲学,不但强调怎么认识世界,而且更加强调怎么改造世界;突破二元分离状态,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强调对立统一辩证法,尊重世界的多元化、事物的多样性,本质上是多元系统哲学,最经常最基本的是三元哲学,从现实实践这个立场出发,用注重实际实践的方法,发现事实之间的辩证联系,思维世界包括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认识和实践的立场(参照系)、认识和实践的客体三元构成的体系;突破理性和非理性分离状态,超越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立,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人本哲学—集中体现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即建立在“现实的”“个人的存在”上;人的劳动既诞生世界历史也生成自然界,既改变身外自然也改变自身自然;“既然劳动者创造了世界,劳动者就对这个世界拥有天然的主权”;劳动创造世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性事实,创造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创造性本质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拥有、支配、享用世界这四者不可分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初就提出了人的异化理论,即批判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成为人自身的对立物,而主张人回归自身。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或情感的。一个完整的人是由肉体(物质)和灵魂(精神)构成的,缺一不可。人既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既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和实践的客体,认识和实践都是人的,也都是为了人的。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相同特质:注重实践性,注重人事,注重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少有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因此引起一些西方学者运用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判断我国没有哲学,实际上中国哲学就是实用哲学;注重研究复杂社会系统,注重整体研究,注重总体平衡,少有对事物内在结构的定量分析研究,因此被一些西方学者误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无科学性,而实际上是多元的复杂系统哲学;注重人本、人心、人性,采取推己及人、推人及己的办法,注重自身修养、伦理道德,追求做人、做事的统一,实质上是人本的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早已超越近现代西方哲学,《周易》是最典型的哲学经典,最具灵魂的系统原论;《道德经》从具体事物的多样性及其变化的复杂性抽象出统一的“道”,提出道生万物和道法自然,就是宇宙论、本体论、人本论、认识论学说,也是治国、治军、保民、处世、做人实践性很强的著作,更是一部基于朴素现实生活的辩证法论著,无论是思维对象还是思维方式都对近现代西方哲学涵盖无遗。现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自始至终具有实践性、系统性(系统矛盾论、系统辩证法)和人/民本性特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忠实践行发展和对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真实传承弘扬的结晶。


(三)生态系统哲学及其内在改造。比较普遍认为,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源泉是唯物辩证法,它的许多基本观点与唯物辩证法是一致的。按照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这里提到的唯物辩证法应当是实践辩证法。系统哲学主要研究系统本体论和系统认识论等问题,理所当然要解决实际问题。系统本质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不同系统之间存在同构现象(普适性规律)。一般系统论学科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循环论、混沌论、错综论等等分支。《道德经》是系统本体论经典,《周易》是系统认识论经典,而这两经又远远超越了本体论和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典型的系统论哲学。马克思肯定黑格尔辩证原理表现出系统观点:“真理的要素是概念;真理的真实形态是科学系统”,“科学只有借助于概念自己的生命,才能成为有机的系统”,“知识只有作为科学,或作为系统,才是现实的,才能够表述出来”,“真理只有作为系统才是现实的”。恩格斯的体系、总体、集合体特别是要素与统一体、系统等术语就是系统论概念和原理的准确表述。按照“以往所理解的哲学”,系统论只是在辩证法那里取得了哲学的表达形式,但按照马恩哲学思想,系统论就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于生态系统,生态哲学应当具有实践性、系统性、人本性等。在实践中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需要对系统进行控制和实现可控状态。中介控制论:它是复杂系统理论在系统控制中的再生,主要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生态系统中的再造而达成。其一,现象—界面—本质。没有界面就无所谓现象和本质,只有明确界面才能分析现象抓住本质,在系统矛盾运动中只要因时因地因人找准界面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界面是认识和实践从现象通达本质的桥梁,控制界面就达到控制系统、化解矛盾的目的。其二,形式—相态—内容。没有相态就无所谓形式和内容,只有明确相态才能运用形式包络内容,在系统矛盾运动中只要因时因地因人找准相态就能完善形式丰富内容,相态是认识和实践从形式发现内容、从内容寻找形式的基本条件,控制相态就达到控制系统、化解矛盾的目的,实现系统矛盾通过竞合和互动从对立到统一、通过和合和互助从量变到质变及质量互变、通过化合和互补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运动变化发展。其三,偶然—趋势—必然性。没有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趋势,偶然性不可能发生为必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也不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从偶然到必然,或者从必然反观偶然,其间必存在趋势。在系统矛盾运动中只要因时因地因人找准趋势就能明确偶然的意义,预测必然性的出现,控制趋势以控制偶然性的不利因素成为必然性、顺应有利因素生长促成必然性发生。其四,可能性—可行性—现实性。在控制系统中,没有可行性,也就无所谓可能性(知)和现实性(实),没有可行(行动及其可行性)则可能不能转化为现实,现实也就不能按照期望的目标和目的发展,而只能是自然而然的发展,实现从可能到现实的基本途径是可行,超越可行的可能无法实现,超越可行的现实也是不存在的、可望不可及的。同理,还有:同一—合和—差异;个别—合质—一般;原因—链条—结果,简单—模拟—复杂。界面、相态、趋势、可行,合和、合质、链条、模拟等八个中介范畴,是从二元哲学进入三元系统哲学应当重视的基本概念,术语是旧的,但哲学含义是新的,它们居于中介地位或者控制性地位,引导生态哲学更具有实践性。关系恒衡论:管控生态系统的目的,在于明确要素之间的关系或系统结构,促使其质的守恒和量的平衡,不断调适恒衡关系,力求系统稳定性,把系统把握在人力可控范围,持续发挥系统的功能作用。在系统中各要素稳定联系所形成的结构,可以是平衡结构和非平衡结构。平衡结构要素和系统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排列方式保持相对不变(质守恒),要素及其数量也不变(量平衡)。非平衡结构要素和系统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排列方式相对变动,要素及数量也变动。


三、生态系统学:生态原理及控制机理


(一)生态原理及其逻辑。1.生态人原理:把研究对象当成一个复杂的“生态人”。生态人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理性与非理性、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以整体而存在,人的结构大致分为身体(物质结构即自然无机界相交部分或生境原生部分)—生体(自然生物结构或生命体整体)—生理(肉体结构或营养结构)—心理(文化结构)—心灵(伦理结构或精神结构)—心宿(心灵归宿或宗教信仰)等等。人本包括本体(指的是身体、生体整体)、本质(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即生生不息)、本性(指的是心性即心灵、心宿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等。人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包括涉及本体的复杂自然系统、涉及本质的复杂人类生命系统和复杂经济社会系统以及涉及本性的复杂人类意识系统。


2.结构化原理。其一,生态位。即有机体个体或群体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职能”作用,在生态系统空间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在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中均有生产、消费、分解(分配)、还原(回收利用)者和环境,存在各自生态位,每一个环节中不同有机体(个体、群体、企业、社会组织、文化团体等)居于不同生态位。其二,生态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时间结构和价值结构,置于一个网。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等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配者、还原者)之间最本质联系通过价值交换和转换实现,不同有机体之间在价值关系中形成价值链,价值链把各种有机体连成一个整体。价值链往往是交叉链索,形成复杂网络结构即价值网,各有机体成分通过价值网发生直接和间接联系。价值链网中隐含食物链网、物质链网、能量链网等,在一般生态系统中这些链称为生态链,这些网称为生态网。其三,生态塔。生态整体系统立体分层结构。自然生态系统中,营养阶层或者营养级越低,生物个体数量、生物总重量和生物总能量越多,营养阶层或营养级越高,则生物个体数量、生物总重量和生物总能量越少。这一现象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在一般生态系统中,形成有机体个体数量、有机体总质量(物质量)、有机体总能值三座生态金字塔。其四,生态流。开放生态系统中,有机世界+无机世界=生态世界。生态系统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人流构成生态流。能量以物质为载体,同时又推动物质运动。自然生态系统物质主要是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各种营养元素,在各个营养阶层之间传递并联结构成物质流。生态系统成员之间及成员内部不断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流),它将生态系统各部分联系、协调成为整体。生态系统价值流,是人类在劳动中把自然物能流演变成经济物能流。价值沿着生产链不断形成、增殖、转移,并通过交换实现,此过程就是价值流动过程(价值流),每个劳动生产环节都要出产品、部件或原料,消耗一定劳动量,流动着的价值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不断增殖(称为价值流增殖),而能量随着生产部门及生产环节转移,其数量逐渐减少,直至全部耗尽(称为能量流衰减)。能值反映环境、资源、产品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所起作用和贡献,是指流动或贮存能量中所包含另一种类别能量数量(常用太阳能值)。以能值为标准,把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为同一标准进行比较,某种物质或能量能值转换率(单位物质或能量所含有太阳能值量)愈高,表明该物质或能量能值愈高,能量系统中等级阶层愈高,生态系统较高阶层者具有较大能值转换率。能值流与价值流数量关系用能值与货币比率表示,它们于复合生态系统流动呈相反方向。一般说,出口自然资源原料是损失财富行为,因为原料具有高能值,而收入货币换得能值很低。社会生态系统中还有人流,即人口迁移。我们把一般生态系统人流、物流、能流、价值流(能值流)、信息流等,统称为生态流。生态流形成生态流线,生态流线构成生态场,生态场充满场态物质—生态介子。其五,生态还(循环)。一般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形成循环,因而有循环经济、循环社会进而生态循环现象。生态循环用传统特色语言称为“回还”或“还”。


3.恒衡原理。恒以变持,衡以易持:可表述为{持恒,变易,持衡}。系统恒衡实现机制:一要保持系统开放,用状态{界面,合和,相态}表征,即界面内合质—均质,构成相态;界面外异样—和易或和异,构成环境;由于相态与界面通过合和中介作用而处于动态和开放状态。二要趋向远离平衡,用状态{相态,合质,趋势}表征,由于系统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能信息,外参变量变化引起均质的变化(如质之量的分布均匀化),相态发生变化,进而结构发生变化,实现非平衡;由于内在的合质总是向更加均质化方向发展(合质量的均匀化),在均质运输较强作用情况下,相态变化呈远离平衡趋势,其发展趋势总体也是合质的;相态变化与相态变化趋势之间由于有“合质”化或均质化中介作用而远离平衡。三要具备反常涨落,用状态{趋势,链条,可行}表征,远离平衡使新结构出现成为可能趋势,新结构真正实现必须沿着通向可行途径,在物能信息运输即外参变量显著变化条件下,由三个途径(链条)即合质化(均质化)、异质化、合和化的显著变化过程,引起相态变化,新的结构实现得以可行。四要能够达到阈值,状态值用{可行,模拟,界面}表征,旧结构通过可行轨迹向新结构演进,必须模拟控制外参变量(物能信息)使其精准地达到阈值,才能使相态发生不可逆演进,突破旧结构界面而形成新结构界面。新界面一旦形成,新结构就被“锁定”,不能返回。


4.进化原理。把系统进化作为一个自然的有机演化过程,那么质变是整个进化过程的第一阶段,是系统微变(态变),没有相变响应而冲破相界面发生界变,这个过程会回到原来状态;相变是第二阶段,是系统渐变(势变),平衡相变(一级相变)、非平衡非线性相变引起象变,非平衡相变(二级平衡相变)是平衡相变到非平衡非线性相变过渡性相变,如果其没有冲破特定相区域界面(实现界变)就不可能引起象变,否则就发生象变;象变是第三阶段,是系统显变(或相界变),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有序模式到复杂有序模式、由有序到混沌宏观转变,从而引起系统功能变化;环变是第四阶段,是系统模变或突变,促使系统、系统类型、系宗模式化或稳恒化。自组织机制、涨落机制、选择机制、隔离机制是系统和环境共用机制,由系统内外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这些机制在质变、相变、象变、环变中均发挥作用并形成体变各自运转机制。当独立考察环境进化时,它仍然遵循质变、相变、象变、环变四阶段规律。


5.竞争原理。竞争思维三类型:其一,传统竞争,即“你死,我活”竞争思维。这种思维,与主客分离、二元分离、理性与非理性分离密切相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其二,系统竞争,“你不死,我好活”竞争思维。竞争策略有四种:一种是以绝对优势竞争,二种是以相对优势竞争,三种是三方竞争格局,四种是多方竞争格局。其三,生态竞争,即“共享,共赢”竞争思维,也就是“互联、互动、互助、互补、互变”思维。互联的内在依据是开放力,矛盾本质即合和关系。互动的内在依据是自对力,矛盾本质即竞合关系。互助的内在依据是谐和力,矛盾本质即和合关系。互补的内在依据是进化力,矛盾本质即化合关系。互变的内在依据是外张力,矛盾本质即联动关系等。生态竞争方式五类十五种:其一,共生。竞争关系中,存在竞争者均获利关系,包括联生、合生、和生关系。其二,伴生。因某一竞争者生存,就伴随有其他竞争者生存,包括直接伴生、间接伴生、催生伴生关系。其三,寄生。某一竞争者寄于其他竞争者且对后者有害或无害,包括捕食、慢食、串食关系。其四,宿生。某竞争者以其他竞争者内环境或生活居住地为生活居住地而生成、发育和生存,并且对其他竞争者造成危害,包括外来宿生、体内宿生、“器官”宿生关系。一个生物个体的“死”滋养了另一个生物个体的“生”。自然界生物自身有价值,推而论之,自然、人类、社会自身都有价值。其五,再生。竞争宏观环境和微观机制下,尽管生物个体或种群(有机体)在局部地区消亡,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价值交换不可断然终止,再加有机体自生和催生以及生态系统自组织行为,消失的有机体必然得到复生和再生,包括循环再生、复制再生、生境再生等再生方式。


(二)生态系统控制机理。生态系统有机性生成过程是一个质变过程,核心机理是超循环原理即既自生复制又他生催生原理;和谐性生存过程是一个相变过程,核心机理是伺服原理即快变服从慢变;持续性生长过程是一个象变过程,核心机理是正负反馈原理;联动性产生过程是一个环变过程,核心机理是反应与运输(速度)原理等。


1.生成有机性—爱根超循环论。M. 爱根研究生命体构造和进化,提出超循环理论。大分子出现和拟种分子产生是质变机制作用过程,信使及其催生突变种是相变机制作用过程,而超循环组织和突变种组合选择是在质变和相变基础上象变机制作用过程,超循环组织形成既是相变结果,也是象变起始,其表型化(象界面化)、分隔化(环变)以及突变种选择(亦即环境选择),才促使象确定下来,相应地环境就确定了(残留一些复合结构)。有机性是生态系统自复制性和互催生性,生成体是超循环组织。生成有机性广泛适用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和社会系统,这是一切系统生成的天然特性。在人类社会系统体现为人性,在哲学生态系统体现为人本性。


2.生存和谐性—哈肯协同论。社会的或自然界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宏观的或微观的系统等,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却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也就是协同论所揭示的协同性。在生态学生态系统中表现为相适性,在人类社会学生态系统中表现为协调性,在哲学生态系统中表现为和谐性。在控制论外部控制(硬、直接或确定的)与协同学内部控制(软、间接或不确定的)之间寻找平衡。


3.生长持续性—系统动力学。弗雷斯特系统动力学实际上是以系统论为指导,控制论为基础,信息论为关键的一门对复杂系统特别是管理控制系统的仿真学。通过对复杂系统构建模型以准确认识复杂系统,通过信息反馈原理和机制掌握复杂系统动态行为,通过控制率量(进而积量)—决策函数达到系统符合目的持续进化,并在进化过程中对宏观控制行为(决策及执行)不断修正(延迟现象提供的机会),以维持系统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在自然生态系统动态中表现为循环性,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动态中表现为接替循环性,在哲学生态系统动态中表现为可持续性。为了实现系统持续发展,而模拟系统结构和行为,遵循反馈原理或规律,适时控制决策参数,校正不利于持续发展的行为因素,促使其在稳定中发展进化。


4.生境联动性—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创设一般系统论,是对各种系统论的整合和创新发展。生境是研究所指的有机体系统的生态环境(环),有机体动态特征既源于有机体本身活性(组织性—质),也源于与生境交互作用(系统开放性—象),有机体与生境是通过其结构(同构—相)发生作用的,也就是有机体与生境通过结构而联动。作为开放的有机体系统经过反应与运输联动机制(综合或竞合机制),实现等终极稳态,稳态开放的有机体系统可以保持或增加其既有秩序,这同样是有机体与生境联动的结果。通过类比(模拟有机体)构建模型(系统动态基础结构)描述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行为性质,也是对联动过程的反映。生境是相对概念,相态是质态的生境,象态是相态的生境,环态是象态的生境,质态、相态、象态、环态之间互为生境(居于不同环面)。对自然有机体系统而言,其与生境的联动性称为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而在人类社会学、哲学生态系统中,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称为联动性。


5.整生完备性—生命系统论。生命系统是在宏观进化原理支配下象变与环变合和(正负反馈机理及反应与运输机理)而产生,生命系统层次系统是在中观(从微观到宏观过渡态)进化原理支配下相变与象变合和(伺服原理与反馈机理)而生存,生命系统分系统是在微观进化原理支配下质变与相变合和(自生催生原理和伺服原理)而生成。器(象)由组元组态(相)构成,组元组态(相)又由组元(质)构成,组元本身既可自生也可催生(质变),而特殊结构组元(优势组元)生成集体组态(相或组元模即器)是伺服原理作用的产物,因而器也是生命过程,器之所以成器是依靠进化机制,其结果表现为某种功能实现(因而成象),既已成器,那么与之相适应的“边界”形成,它是环变与象变合和的结果。整生完备性是指生态系统或生命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从简单系统进化到复杂系统后,复杂系统可以直接地整体地较短时间地复制或产生同质复杂系统,而不必再次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


(三)生态控制引入管理系统。按照生态系统思维设计生态控制系统。以开放的思维设计开放控制系统,最大限度地运用和消化外部资源,形成良性的资源利用循环体系。以偏平的思维设计网络控制系统,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者、消费者、分配者、还原者的功能,形成环环相扣、信息畅通、高效运转的分层管理体系。以立体思维设计金字塔控制系统,分层分类控制人力、物力、财力、外力,逐级实现控制简约化,建立政令畅通、反馈迅捷的信息收集利用体系。以流动思维设计“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库存”管理理论,通过平面化保证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价值流快速流动并实现增值,最大限度减少“涡流”和暂留时间,强化监控。以“生态位”思维设计职能机构和工作岗位,在立体网络中最大限度减少职能交叉和岗位重复,做到尽职、尽能、尽才,健全机制制度体系。


按照生态系统恒衡原理,把生态控制系统植入现有管理系统并对现有管理系统作微调。对基层企业和单位,按照质变机理要求,运用内部化合、外部竞合作用机制,根据市场变化,细化业务或整合业务,健全资源5R、质量、效率、利润保证体系,建设生态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对中层管理职能机构,按照相变机理要求,运用内部和合、外部化合作用机制,根据任务变化,整合相同职能、分化不同职能,发挥职能整体效应,健全工作协作机制,发挥网络结点作用,主动连接业务边缘地段,用好优势要素,把准业务时间节点,强化业务督导,提供业务保障,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信息畅通、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对顶层领导集团,除了常规的战略管理、重大决策外,要按照象变机理要求,运用内部化合、外部竞合机制作用,根据所在单位总体形象和外部环境情况,提升核心理念,微调管理体制职能,注重形象设计表达,用好环境条件,改变竞争方式,营造良好氛围。


四、生态整合学:整合及其成果


(一)生态整合学提出。作为研究有机体生态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经历从生物学生态学,到自然科学生态学,再到社会科学生态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再到哲学生态学,乃至整合学生态学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生态认识和生态实践的深化和升华。目前只达到哲学生态学层次,我们试图用整合学研究方法推进生态学发展,取得初步成果。生态学综合性很强,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尚玉昌等人认为理论生态学中的普通生态学是概括性最强的一门生态学,它阐述生态学一般原则和原理,通常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四个层次,相应地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系学,并指出生态学发展迈出第一步是从个体生态学转向群体(种群或群落)生态学,第二步由群体生态学转向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三步是人类生态学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生态学已经发展到了能够提供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阶段。李宏煦认为生态学自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生物个体生态学、生物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与生态人类学、人文生态及生态人文社会科学等五个发展阶段。我们从生态系统研究层次和研究历程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自然生态学。自然生态是自然生态学研究对象。在海克尔1866年给生态学下定义之前,有关生物生态的研究散见于生物学著作之中。之后,从生物学分离出来,然后取得独立学科地位,又经历了生物个体生态学、生物群体(种群、群落)生态学和生物系统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生态学家广泛吸收了遗传学、生理学、行为学、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传统学科科学内容,同时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协同论、突变论等新学科新概念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使之成为一门公认的相对成熟自然科学。其二,社会生态学。社会生态是社会生态学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政治生态、历史生态、社会环境生态等。20世纪下半叶,随着生态运动蓬勃发展,环境问题成为社会中心问题,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学发展,使之不仅渗透到自然科学领域,而且渗透到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发展出现代生态学科学体系。生态学学科体系形成中,生态学与人文科学结合,发展出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政治学生态学、经济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法律生态学、人口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其三,哲学生态学。哲学生态是生态哲学研究对象。几乎与社会生态学同步,发展出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宗教学等。我们从1991年着手研究生态整合学。运用社会科学(马列原理、思维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未来学等),自然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与工程科学(系统工程、生态工程、基因工程、管理工程等)进行有机一体化研究,力求在学科有机整合上有突破,多学科用于研究同一研究对象,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导向即整合学科导向(它不同于综合学科—各学科综合运用于研究,但并不要求各学科形成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也不同于边缘和交叉学科—各学科并用于研究,但并不处于边缘,而是直扣各学科本质内容,也并不交叉,而是运用于同一对象不同方面或层面研究)。整合学科的形成条件:其一,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其二,研究对象是可分的,每一分解对象是相对独立的,其三,不同的分解部分是可以运用各相应的理论解释的,其四,各种理论是相对独立的,其五,各种理论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当时,钱学森正在建立系统学,该学科基本具备这些条件,可视为整合学科的先驱。我们提出的整合学科,还需要做大量的、深入的研究。生态整合学的基本范畴是八介范畴,基本机制是“五合”机制(合和、竞合、和合、化合、综合),基本概念是八体及变(质和质变、相和相变、象和象变、环和环变),基本术语是八形及变(态和态变、势和势变、界和界变、模和模变)。这些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和基本机制,可以在生态哲学、生态系统学和生态整合学中通用,论证和解释生态现象。


(二)生态整合学规律形成机理。规律论证很困难(论证过程省略),但规律得来终觉浅:1.合和机理—生成有机一体律;2.恒衡机理—并存和谐协同律;3.相象机理—生长演替进化律;4.生升机理(纵向相象机理)—生升层创跃迁律;5.动冻机理(竞合还环机理)—生发动态平衡律;6.还环机理—生境联动循环律等。


(三)生态整合学成果。通过运用理论认识成果,揭示生态规律,它们实质上就是生态特性演绎结论。


1.有机一体律。生态系统由有机体及其环境构成,有机体固然是有机的,环境也是有机的(否则不成其为生态),因而生态系统也是有机的。系统整体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生态系统既然是系统,那么就必然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和整体性是生态关系的一体两面,从内在结构关系看是有机的,而从外部特征看就是整体的,没有有机性就没有整体性,反之亦然。这是生态系统固有的本质的联系。生命个体、种群、群落,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环境,不仅自身而且它们相互关联起来,都是有机一体的。


2.并存谐同律。生态系统内部由多种子系统或有机体等组分构成,这些组分在空间上并存,在内在结构编织的生态链或生态网中,各居其位、和合相处,各展所能、竞合相驱,各得其所、化合相容,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恒和功能。


3.演替进化律。演替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有顺序、有方向和可预见。生态系统演替进化,一般经历生成、生长、成熟、稳定等阶段,典型历程是依次经过先锋期、发展期、顶级期等,最终形成稳定系统。一部生态进化史,就是生态系统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还原者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发展演替史。


4.层创跃迁律。生态系统也是分层构造的,不同层次构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能够发挥不同功能。由于质、相、象、环等体形变化,特别是态、势、界、模等变化,促使一个层次子系统跃迁到更高层次子系统,提升生态系统发育水平。这也是系统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如,生命系统包括细胞,器官,生物体,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以及超国家系统等8个层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跃迁而来。跃迁有三种方式,即突然转换,进化递升,过渡性演变。在各层次之间通常出现一些过渡形式的系统,生态的哲学意义往往就在这里。


5.动态平衡律。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由于内外部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价值交换等,使内部有机体之间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往往指的是顶级状态),它具有一定的自控制、自调节和自发展能力(生态链和生态网起重要作用)。其最大特征是动态平衡。


6.联动循环律。生态循环是指,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总是离不开物质、能量、信息、价值等在有机体之间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流动、传递、转化和再生,循环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生态循环遵循自身规律。正是这些相互交织的循环过程将生态系统联结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只要不遭受意外灾变,这个生态系统将以有机整体生发和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