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如何认识理解这些改革部署?全省林草系统将如何抓好全会精神落实?近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满接受了川观新闻记者专访。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满
划重点:聚焦四大任务,贡献林草改革力量
记者: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结合我省林草工作实际,有哪些重点任务?
李天满:我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我省林草资源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4.7%,林草部门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改善草原生态、修复湿地生态、治理荒漠生态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等重要职责,是自然生态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和林草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全会部署要求,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85个,还涉及大熊猫、若尔盖、贡嘎山等3个国家公园。其中,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若尔盖国家公园正待国家开展创建成效评估,贡嘎山国家公园将按国家统一节奏适时启动创建。我们将深入抓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半篇文章”,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全省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
二是全力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形象揭示了森林与水资源、粮食、物质财富、碳汇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深刻阐明了森林具有的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工作,在去年底启动“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基础上,今年9月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高质量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正抓紧研究细化目标任务,出台配套政策和技术指南,着力打出一套“组合拳”,确保“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三是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2021年我省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林草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前不久召开的省林长制全体会议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综合施策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我们将纵深推进林长制工作,构建权责更加明确、监管更加严格、运行更加高效、保障更加有力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机制,统筹推进“扩绿”“兴绿”“护绿”。
四是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这是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后我省配套印发的首个改革文件,为全省林草系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供了有力抓手。我们将认真抓好方案落地,聚焦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的“林改四问”,强化制度创新,促进森林资源有效利用,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
看举措:强化精准发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
记者:《决定》将“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和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方面还有哪些薄弱环节需要解决?下一步将如何发力?
李天满: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川陕甘三省,区划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片区面积1.93万平方公里,涉及7个市(州)、20个县(市、区)、110个乡(镇),横跨多个山系,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正式设立以来,我们在地方立法、矛盾化解、生态修复、科研教育、社区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性不够,制约种群自然交流;生态保护修复仍需久久为功,特别需要加强矿业权、小水电退出迹地治理;监测手段较为落后,“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尚未建立;入口社区发展不够,周边群众还未充分分享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红利。
若尔盖地区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是承载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的生态要地,是汉、藏、羌、回等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团结之地。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对于履行国际湿地公约、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以来,我们对标对表国家公园创建要求,组织完成了体制建设、保护修复等6个方面16项创建任务。但我们也看到,若尔盖区域草原超载过牧、鼠害虫害等问题较为突出,必须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布局,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实施“四个保护”,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高标准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一是着力实施完整保护。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推进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成片、变零为整。稳妥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减畜降牧,强化草原鼠害虫害综合治理。二是着力实施规范保护。按照批复的方案组建各级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三是着力实施科学保护。加强科研机构、队伍、人才建设,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四是着力实施协同保护。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建设入口社区,支持发展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生态友好型产业。
记者:您刚才谈到,国家林草局和省政府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标志着四川正式启动建设全国“森林四库”示范省。此举具有开创性探路式意义,也是贯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会精神的生动体现,下一步如何具体推进实施?
李天满: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森林四库”,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也是基于四川森林资源禀赋和林业发展现状的综合考量。去年底,我们着眼维护粮食安全,先行启动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积极推进“蓄水于山”“藏粮于林”“摇钱于树”“固碳于木”。力争到2030年,建成千亿立方米的“天府森林水库”,年产林粮2000万吨的“天府森林粮库”,产值万亿元的“天府森林钱库”,碳储量10亿吨的“天府森林碳库”,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是有机整体,建设内容又各有侧重。我们将坚持统筹兼顾、注重联动,系统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一是突出长江上游干支流、盆周山区和生态脆弱敏感地区,实施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和国土绿化综合项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增强森林涵养水土能力。二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加强退化天然林修复,加强人工林改造培育,加强珍贵大径级木材培育,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三是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包括大力发展木竹加工、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和开发交易森林碳汇项目等,充分释放森林的经济效益。四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升森林防灾减灾能力,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记者:全会分组讨论中,您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重点陈述内容。该项改革当前在四川主要存在哪些政策壁垒和机制障碍?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破解?
李天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突出作用。我省集体林面积超过1.9亿亩,占全省林地“半壁江山”。通过实施集体林改有效促进了资源增长、产业增效和林农增收,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林权分散流转不畅、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林木采伐管理政策不优、林权融资能力偏低等。个别地区如要集中连片流转1000亩集体林地,需要整合130多户农民的林地经营权。这种零星分散的林权状况,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限制了规模化经营。此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要系统解决制约森林资源有效利用的政策壁垒和机制障碍。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实施方案,对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接下来,我们将制定配套政策,抓好方案落地,充分释放集体林发展活力,推动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一是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推行林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改革。二是优化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森林分类经营,科学调整集体公益林和人工商品林比例,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三是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积极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健全森林保险机制,完善林权流转交易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四是扩大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支持以多种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林粮等特色林业产业。
抓落实:细化任务清单,保障改革落地见效
记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我们如何推动全会部署落地落实?
李天满:真抓才能攻坚,实干方能梦圆。全省林草系统将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推动全会决策部署在林草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增强林草改革意识。抓好学习宣传培训,引导全省林草系统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领悟改革实质要义,积极探索新路径新举措新经验,推进四川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
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坚持全省林草工作“三个三”总体思路,实施“两业并举、双轮驱动”总体战略,以建设“天府森林四库”为总牵引,以纵深推进林长制和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总抓手,细化任务清单,制定责任清单,层层分解落实。
抓好改革点面结合。将林草改革置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工作大局,既从整体上谋划推动,又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实现以点带面、整体见效。
聚焦改革跟踪问效。建立林草改革台账和问题清单,实行“月调度、季总结、年述职”。发挥林长制考核“指挥棒”作用,推进林草改革走深走实。(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