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务公开 > 研究成果
生态价值归位理论的提出及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探究

  作者简介:曾武佳,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理事,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城市经济与城乡建设、老庄哲学。



  【摘要】本文针对乡村振兴和食品安全的现实问题,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根据长期的乡村调查和实践,特提出了生态价值的归位理论,并分析了其与“两山理论”、以及中央系列政策的关系,并探讨了该理论在乡村振兴“自然农业+”事业中的运用,并提出了“自然农业+”事业的模板基地的设计方案、功能和意义。最后,提出了发展“自然农业+”事业的可行性建议。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的生态文明战略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根据在资阳市乐至县中和场镇开展自然农业的实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和食品安全的现实需求,特提出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发展自然农法以及“自然农业+”事业,实现农村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乡村社区的自治能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和实现,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实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是一场重塑和创造生态价值的革命

目前,城乡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依旧很突出,出现了各种“城市病”和“农村病”。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交通拥挤等问题都极大地困扰着城市人民的生活,同时,“空巢化”、“空心化”等现象也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近些年来,各地区在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尝试,有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在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分析出其主要手段都是用工业改造农业、用城镇模式改造乡村。前者由于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高强度的耕作方式,不仅造成地力的不断下降、土壤地表流失、土壤板结、毒性升高等后果,同时也对大气、水体等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进而导致食品安全成为城市和农村共同面临的问题。后者由于在拆迁、平地以及重新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费用,且这些项目都没有根植于在地化的资源,特别是没有根植在农业本身上,导致许多投资项目(包括一些PPP项目)成效甚微,甚至半途夭折,抑或成为各方投资主体的“鸡肋”,从而造成新的土地资源的闲置。根据长期对区域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从哲学和系统的层面对上述现象进行审视,我们发现:一方面化学农业、石油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盛行,只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另一方面脱离了农业谈乡村振兴就如同建设空中楼阁,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做法,其根源都在于生态价值观的严重缺位和错位。因此,我们认为,乡村振兴是生态文明在乡村的区域实践,是解决城乡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的关键点。而要化解三农问题,搞好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从挖掘乡村的价值,尤其是从挖掘和创造乡村生态价值入手,也就是说必须根植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空间的价值以及它所承载的时间文化价值,也就是根植于符合自然发展方式的农业以及农耕文明,这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具有以简御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村振兴也是一场价值革命,是一场重塑和创造生态价值,实践生态文明的革命。


二、生态价值归位理论的提出

基于我们在乡村的生态价值调研和实践,以及老庄思想的熏陶和感悟,深感我们这个世界的问题就是价值错位的问题,不仅仅是农业农村的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也包括环境污染问题、产量过剩问题、金融危机问题、国际关系问题,以及教育的问题、医疗的问题等等,诸多问题的根源均在于此。如下图所示,我们现在世界多数人的价值体系可能是被一种错位和被扭曲的价值观所支配,这种价值观无限地夸大了经济价值的作用,甚至简单将经济价值等同于钱、权等,而忽视了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作用。比如面对一棵树,我们只是计算了这个树做成桌子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与货币价值,而忽略了这棵树作为一种生命体所产生的氧气的价值,水土保持的价值,供生物嬉戏、休息和繁衍的价值、以及这棵树作为一种生态因子维持生态系统的价值,以及其它作为生态审美的对象的文化价值等。

0.png

图1:错位和被扭曲的价值观


由此,笔者自定义了“生态价值”的概念,生态价值是地球层面所蕴涵和承载的所有的可持续性的统称。生态价值需要重新被认识它所隐含的“无用之用”的价值,它的高维价值需要归位,也需要被认知和核算(GEP)。也就是我们人的理性必须回归自然的理性,因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价值归位理论(也可以称之为“生态价值归位同心圆理论)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生态本底的价值层面,也就是山水林田湖等所有自然资源所拥有的本来价值,也就天地万物自身的价值,这是最大的价值承载体,因为无论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从生态价值中派生出来的;第二层面,就是人类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也就是人的理性所表现和蕴含的文化价值,这是较小的一个圈层,包括文化、制度、技术、知识等层面所可能带来的价值,比如诚信,包容、奉献等文化都可以称之为生态文化或者自然文化,以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地缘文化中所蕴含的自然哲理价值等。第三层面,是最小的圈层,是指人类的行为以及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所蕴含的生态价值、以及废弃物质等可能重新转化出的新价值。人类所创造的产品以及所构成的物的世界也是自然万物转化而来的,几百年、几千年以后又会腐烂,回归于自然界,这就是所谓的“尘归尘,土归土”,经济增长在足够长的时间来看,也是伪命题,因为长时期的维度是只存在能量转化(根据能量守恒定理)。所以,基于以上认识,生态-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不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一种从大至小的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7a1f1fa10c104f31932bdc3d965dc306(1).png

图2:可能正确的价值观

         

三、生态价值归位理论与“两山理论”及中央政策的关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4月底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生态价值归位理论不仅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也提供了一种如何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以及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1.jpg

图3:生态价值归位理论与“两山理论”及中央政策的关系图


比如以凉山州甘洛县为例,甘洛县可以依托其广袤的农地、山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的价值,以及大渡河大峡谷、牛角海、吉日波圣山等高山河谷的价值,使“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不仅是发展基本遵循,更是创新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凸显生态价值。同时,深刻挖掘甘洛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土司文化、彝族文化、藏族文化等民俗文化的价值,滋养和赋能甘洛的人民。甘洛人民深刻认识并运用空间轴上的生态价值和时间轴上的文化价值来武装自己的身心健康,经由自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纽带,通过“自然化人”和“人化自然”的内化路径,成为高质量的,有匠心精神“人”。通过民俗文化和自然文化的粘合纽带,在健康、医疗、教育、卫生、保障等方面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上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创造性地实现十九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化路径,激活资本、技术的要素资源,通过高质量的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从而通过高质量产品产业的供给,引发高质量需求侧的有机互动,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机转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总之,能够良好理解并运用“两山理论”和生态价值归位理论的地区将依托自身的生态本底资源和多元文化资源的要素价值,赋能当地的人和产品,并产生新的动能,迸发出无限生机,造福一方土地和百姓,从而创造性地统合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供给侧改革、传统文化振兴、高质量发展、经济内循环、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政策目标。


四、生态价值归位理论在乡村振兴“自然农业+”事业中的运用

基于以上思考和生态价值归位理论的建构,我们借鉴了日本哲学家福冈正信所写的《自然农法—绿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日本、韩国,以及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自然农法[1]的实践,我们在资阳市乐至县中和场镇进行了自然农业以及“自然农业+”的行动研究,并建立了“自然农业+”实践基地,同时它也是我们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两年多的行动研究,我们倡导,乡村振兴应该从以往的硬投入转向以软投入为主的模式,重点放在内容建设上,一切从“三农”出发,创生出具有“农味”的项目,发展具有“本地风光”的,从乡村长出来的项目,旨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与生态农业相关的产业产品,建立立体的“自然农业+”实践基地,继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并希望基地的建立能够发挥农民的主动性,让农民归位并安居乐业,推动食品生产安全以及农耕文化的传承,促进乡村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并由此探索出一种可以服务于全国的乡村振兴模式。


(一)基地的整体设计和意义

中和场镇地处资阳市乐至县境东北部,距县府36公里,距离省会成都仅113公里,其北面与德阳市中江县元兴乡、永丰乡毗邻,东接遂宁市大英县河边场镇,因其处于三市三县交接地带,具有区域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在自然环境方面,气候适宜,森林覆盖面广,耕地面积为21087亩(其中水田6500亩),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籽、棉花,养殖生猪、蚕,属典型的传统农业镇,具有开展自然农耕的天然优势。


1、基地的整体设计

为了深入贯彻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我们提出在乐至县中和场镇建立“自然农业+”实践基地,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自然农法,在此基础上依次推进“自然农业+”三大板块九大工程的建设,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更好的实现乡村的生态价值和生态产品价值。如图4所示,通过“自然农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我们可以综合实现生态、文化、经济价值。

7a1f1fa10c104f31932bdc3d965dc306(2).png

图4 “自然农业+”基地项目与生态价值归位理论关系图



2、三大板块的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板块:自然农业基础板块

这一板块是基础板块,包括3大工程。其核心是保护水土和服务天地。其具体做法在于守护一方水土,因为只有守住了一方水土,才能守住一片天。


①自然农业工程

这一工程重点通过自然农法的种植方式恢复土地的“地力”和“地气”,恢复生态系统,促使土地“无用之用”的大用发挥出来,使“土地之为土地、农民之为农民”。我们在2019年已经做了150亩的自然农法的试点的行动研究,并且创立了“道创中和”的自然农法大米的品牌。品种也将从单纯的大米扩展到油菜、红小麦、黄豆、玉米等作物,并引入自然农法的中草药种植,现在已经有返乡人员愿意加入。同时逐步扩展到家禽和蔬菜等。


②“自然农业+循环经济”工程

自然农法本身就是一个减量化的过程,我们使用枯叶、秸秆、油枯、酵素等生物肥料来替代农药,一方面作为自然农法作物的生物质肥,另一方面达到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建立酵素工厂,利用红糖厂的红糖渣作为原材料进行生物发酵(这也是一种微固废的处理方式),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③“自然农业+品牌建设”工程

我们通过动员宣讲,认真选种交流,相关专家技术指导,统一学习培训,培育绿色职业农民,建设乡村生态文化,签订保质承诺书,进行绿色食品认证,土地跟踪监测等措施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创建“道创中和”系列品牌产品和四川扶贫商标。通过传统与现代新媒体相结合,组建强大的营销团队,通过关系营销、文化营销、内部营销、绩效营销、事件营销、社群营销、网络营销、自媒体营销等多层次的整合营销方案,倡导绿色消费文化,打响“道创中和”的区域品牌,增大市场份额,推广“川字号”农产品品牌文化和生态农业文化。


第二板块:自然农业+文化教育

第二板块是核心板块,其核心是服务人心和培育人才,发挥“自然农业+”中所蕴涵的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④“自然农业+研学活动”工程

通过引入自然农法、朴门设计[2]以及中国传统农耕智慧等农事体验的实践以及老种子保护计划,实现农业体验的多项功能。通过对自然农法作物的播种、收割,结合稻鱼、稻鸭、稻蛙共生等循环农业方法,重点开发农业二十四节气的相关传统习俗与活动作为研学课程开展捉鱼虾、捉鸭子等一系列的农事体验活动(现由一个大创团队负责,已获省级奖项)。此外,我们还可以配套国外自然教育的系列课程(比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自然教育课程,以及瑞典林雪平大学的户外教育课程等)、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功法作为核心课程,推进以研学旅行为契机的自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⑤“自然农业+文化旅游”工程

以“农耕文化”为主线,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业。中和场镇可以依托石缸湾村的老君观的百亩道家田地开发道家文化与自然文化教育项目(比如我们设计的道创书院和道医馆);依托中和场镇十多处废弃的水利工程,综合开发“牛滚凼”文旅项目(现由一个大创团队负责,获校级奖项);依托三合村的祠堂建立自然农耕文化博物馆兼绿色图书馆等项目;通过联合川大以及西南民族大学相关学院,举办大学生民宿设计大赛,或者请专业团队进行生态民宿(生态餐厅)的设计和运营(若有相关资金赋能),对接生态农业根基下的在地化旅游中的“吃住”问题。


⑥“自然农业+人才培养”工程

一方面,通过自然农法的在地化生产及运营,可以组建并培养当地“土专家、田秀才”等农耕骨干形成“农耕指导小组”,形成培训培训者机制,构建基层农民学习型组织。另一方面,让到这里来进行农耕体验、创意体验和研学旅行的大、中、小学生以及其他人都受到乡村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的感召和教育。


第三板块:自然农业+生态小镇

此板块是一个统合板块,是一项复杂工程,即从服务天地到服务人心到服务人的最后一步。其核心是统筹空间和服务人。


⑦“自然农业+生态镇规划”工程

进行整体生态小镇规划。通过对中和场镇18个村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包括村史镇史)、人才资源(主要是在地人才和返乡人员)、产品产业资源、废旧物质资源等资源深入进行实地调研、协助当地学习小组调研、入户调研、座谈调研,调研问卷等多种调研方式,挖掘当地资源,并进行生态价值分析和评估,提出生态价值整体提升和创造方案,”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从乡村长出来的生态产业产品和项目,再进行整体生态小镇规划设计。


⑧“自然农业+自然康养”工程

按照需要有步骤、有时序地植入自然康养模块,联合国际知名院校(如瑞典的卡罗斯林卡医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抗衰老中心等),结合中华传统医学,研究形成使用砭、灸、气、食、音、针、药、读书、游戏、舞蹈等多种方式康养体系,以满足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渴望人文回归以及身心疗愈的需求。同时,进行垃圾分类、净塑、净化河流(可以用环保酵素),引入朴门设计,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手册等等措施,进行生态村庄的内容建设。


⑨“自然农业+基础设施”工程。

在第一、二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配套支持第一 、第二板块所需的基础设施。同时,通过自然康养中心、道医馆、自然农耕博物馆、自然中医药博物馆、绿色图书馆、生态厕所、垃圾分类措施、绿色栈道、乡间透气小路等硬件基础设施以及生态景观设计,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生态小镇,从而全方位多层次释放乡村的生态价值和绿色动能,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二)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

乐至县中和场镇政府积极联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在中和场镇建立“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经过两年的行动研究,取得的主要建设成果如下:


1、“自然农业+循环经济+品牌建设”初见成效。现有五个村的农民自愿提供土地进行“自然农法”实践,合作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作物约250亩,通过我们指导农民进行老种子选育、持续提供自然农法(比如环保酵素等)的技术支持、自然文化教育等系列工作,我们创建了“道创中和”的品牌以及自然农法大米等产品的扶贫商标,进行了绿色食品认证,以及相关品牌设计、品牌包装和品牌营销活动,建立了相关微信公众号,成立消费者合作社以及VIP客户群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实验的农民都增收了2-3倍不等,生态扶贫工作取得了实际效果,农民都欢欣鼓舞,信心倍增,纷纷表示来年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2、“自然农业+研学活动+文化教育”有序推进。我们在这两年陆续开展了乡村振兴与自然文化体验营活动、国际交流营研学活动等20余场引流活动,吸引访客1000余人,有效带动当地农文旅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同时,我们也引导学生参与乡村实践,具体包括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农事体验、文化输出、资源调研等研学活动,开发“二十四节气”等研学课程,推动成立1个学生社团(绿色经济协会),孵化3个大学生实践团队。我们的行动研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相关成果被中国党政理论网、四川新闻网、成都电视台、新浪网、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报道。


(三)基地设计的功能及其意义

1、通过自然农法重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自然农法的核心要义是选育有土地传承基因的老种子,采取四不原则进行种植,采用酵素、秸秆等生物质肥作为肥料,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省去了种子钱、化肥农药的钱)和劳作负担(不除草、免耕),按照“以土治土、以虫治虫、以草治草”的方式改良土壤,以自然修复以及循环经济等方式来重构生态系统,使我们的土壤恢复了它本身的“气血”,而且生物质肥还可以使土壤逐年增厚,使田间的小动物们(蚯蚓、青蛙、蜻蜓、蚂蚁、蜘蛛等)归位并有了自己的家园,在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同时提供了更为健康营养的食品,使农民、新农人、来访者、消费者等相关主体在生产和享用自然食品的体验过程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通过在地化运营,探索“造血式”的乡村发展模式。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输血式”方式确实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并不适用于长期持续发展。发展“自然农业+”事业可以恢复“地气和地力”,从而让乡村的价值充分地得以重构和凸显。自然农法是兼具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的农业耕作方式,可以使“自然农业+”实践基地培育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绿色产业体系,从而形成“造血式”的乡村发展模式。自然农法在尊重土地的基因和历史的基础上挖掘更多的价值可能性,让农民享受到高质量农产品带来的收入增加和价值提升,让农民就地增收、农业就地增值,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满足农民基本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使农民产生极大的“获得感”。


 采取“政府+城乡(消费者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以及整合官学产研等多方资源搭建城乡链接平台,通过“自然农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本底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废旧物资资源,产品产业资源,培养当地人才,发展特色产业,进行乡村自治,推动传统单一产业向体验、休闲、研学以及创意农业的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构建新型多元发展机制,促进“造血式”发展模式的实现孵化系列绿色乡镇企业,让人才、资本、资源都向乡村聚集,将有利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传统文化振兴、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多个政策目标在乡村得以统合实现。


3、通过开启通识教育之门,重塑生态价值观。

自然农法的起源和发展深受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与中国几千年的耕读文化、农耕文化相联系,它将赋予农产品更深的文化内涵,由于自然农法具有绿色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双重根植性,使其具有多学科的延展性,是开启通识教育之门,以及重塑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全世界的教育已走向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而要培养能够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的通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中的整体教育以及“不言之教”等理论将提供丰富的通人教育的文化及方法。本项目通过让参与者与自然土地的连接,与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的武术、医学、养生、音乐、书画、建筑、文学等多种学科)的连接,与自己身体的连接(通过户外运动和养生功法等),与国内外各界人士相连接,并与这些元素互动,发现并总结出我们现有知识的背后的线索,规律和联系性,去伪存真,去芜存箐,发现什么是真知和智慧,从而实践“内省式、互动式”的整体教育。


通过第二大板块中“自然农业+研学活动”、“自然农业+文化旅游”、“自然农业+人才培养”等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农民、大学生、来访者、消费者等相关参与方培养和树立生态价值观,使其在体验自然农耕活动和其他文旅活动的过程中感悟体认天地父母的关爱,体证传统文化的滋养,自我教育、自我疗愈、自我救赎,从而实现对自然理性的回归,从而到达人的道德、智慧、能力的整体提升。


五、发展“自然农业+”事业的可行性建议

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农业以及“自然农业+”事业的推广和发展是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石和源泉,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路径选择,也是实现城乡共融发展的关键和链接机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搞好了自然农业,乡村的生态价值才能凸显。由此,我们建议在乐至县中和场镇建设“自然农业+”实践基地,并在全省乃至范围内推广自然农法:


(一)成立自然农法协会,运用协会职能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依托相关人士,成立中国(四川)自然农法协会,制定自然农法技术规程,设计并研发课题,编辑内刊,组织活动,培训新农人及职业农民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分析和有效传达有关“自然农业+”实践基地建设所需的政策工具包,服务于各个致力于发展自然农业的乡镇或者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强调“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实行在地化运营,充分发挥当地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其拥有的丰富农业种植知识和实践经验能运用在自然农业中去。适时举办“自然农法研讨会”、“老种子保护交流会”等会议,制定业界标准和技术统筹,对话世界绿色食品标准(如欧盟有机标准),建立国际生态食品的话语权。


(二)成立消费者合作社,运用新的商业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集结各方力量,搭建城乡共荣平台,鼓励成立“城乡合作社”, 通过水土认养的方式,主动邀请客户参与构建并主导质量督导机制。在合作人之间执行“联合采购、联合生产、联合销售”,形成商业闭环,借消费者及生产者两端资源的自然增长形成长效造血机制。政府和自然农法协会可以连接政府机关绿色采购,学校绿色采购、大公司、银行系统的绿色采购,以及社区绿色采购等大宗渠道,形成“消费合作社”或者“城乡合作社”,赋能“自然农业+”基地及当地的农民合作社。同时梳理各种自然农法的销售渠道,开拓可能性市场,以及搞好区块链的基础建设。


三)成立“自然农法+”乡村大学,促进“自然农业+”双创事业持续发展。

 建议省政府联合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大专院校,成立“自然农法+”乡村大学(选址可考虑一些有自然农法基础的县市,比如资阳市乐至县中和场镇、绵竹市武都镇、遂宁蓬溪镇、成都郫都区等区域),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无穷潜在价值的人才,包括职业农民、返乡人员、大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自然农业以及“自然农业+”相关项目。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充分调动内容投入相关环节人员的参与性,帮助农民及相关人员成立学习型农耕小组,学习型的村史文化调研小组,学习型的基层党建小组,统合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国际自然教育的优秀成果,结合国家对大学生和返乡人员创新创业的支持,编辑相关培训教材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在田间地头进行体验式研学培训和有的放矢的自然教育,充分激发大学生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返乡人员的实干精神和家乡情怀,使他们投身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时代浪潮中去发光发热,从而让他们的道德、智慧、才能、知识得到统合提升,进而促进自然农业多维价值的实现,促进促进“自然农业+”双创事业持续发展。


(四)联合大专院校成立“中国自然农业+研究院”,对话世界通识教育。

政府可以联合四川大学等大专院校,成立中国“中国自然农业+研究院”,研究关于自然农业本身,自然农业与传统文化(道家文化),自然农业与循环经济、自然农业与生态价值创造、自然农业与饮食文化、自然农业与自然教育、自然农业与社区建构、自然农业与生态小镇等命题,以及自然农业与书法、与绘画、与建筑、与医学、与养生等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探讨和课程设计,以及国际比较项目的课题研究。从而建成中国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 “知行合一”的研究院,而我们驻扎在基地的乡村大学与研究院遥相呼应,实践和理论完美结合,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理论及实践的共振器、孵化器和放大镜,让东西方自然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交相辉映,从而形成“国际自然农业+教育联盟”,对话绿色农业的欧盟标准,对话世界通识教育,进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大同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五)强化资金支持,做好基地建设,支持内容建设的行动研究

示范基地建设一项复杂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投资规模大,涉及政府和社会的相关资源,为确保基地项目的统一和稳定性,需要政府、银行以及社会资金的共同投入。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优化环境,多方投入”的方式,鼓励大专院校、基地、相关企业投入技术、知识和智慧,政府在整体规划上给予指导,并整合多方资源在内容建设、硬件配套同时给予大力支持,这样既解决了完全由政府投入存在的资金缺口的问题,又能够让社会资金一起参与建设。


可以通过在发改委以及农业农村厅立项,设立专项研究基金,进行基地的内容建设和可行性研究。其一对自然农耕、自然教育、自然文化、自然康养方面的课题进行内容研究,支持展开“自然农业+”种植养殖、文化旅游、乡村(社区)建设、品牌建设、渠道开拓等行动研究。其二,设立相关课题系统研究“自然农业+”乡村振兴模式的理论范式和作用机理,不断研究“自然农业+”乡村振兴模式所需的政策工具包,在指导中和场镇的实践过程中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这种乡村振兴模式的推广提供可供参考的政策工具包。探索出一套既可以服务于整个基地项目的运行,又具有一般适用性的乡村振兴经验和范式,并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其三、适时进行可行性研究。对符合条件的乡镇进行整体资源调研,系统梳理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村史镇史等)、废旧物资资源、人才资源、产品产业资源五大资源库,挖掘并评估其生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运营从乡村“长出来”的绿色产业和生态项目,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分析,进行新一轮的绿色融资和重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段性生态镇评估,然后按照“因地制宜、因循自然、本地风光”的原则进行生态小镇以及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综上,建议我们提出在可以在四川范围内选择生态条件较好,并符合条件的区域,比如乐至县中和场镇、德阳绵竹、乐山沐川、遂宁蓬溪、雅安宝兴等地建设“自然农业+”实践基地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推广并发展“自然农业+”事业,构建一个有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生态空间,集结各方力量共同探索出一种可以服务于全国乡村振兴的模式,从生态哲学、生态文化的层面创新性地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而服务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事业,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自然农法是源于我国老庄哲学理念,并结合几千年东亚农耕方式,由日本哲学家福冈正信总结出来的一套绿色哲学农学。它强调人类从事农业要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过程,采取“不耕地(尽量让蚯蚓和土著微生物耕地)、生物除草或者不除草(坚决不用除草剂)、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四不原则”进行种植,采用酵素、枯叶、秸秆、油枯等生物质肥,按照“以土治土、以虫治虫、以草治草”的方式来改良土壤,有序混播,还原生物多样性,通过恢复生态食物链的方式来重构生态系统。

  [2] 朴门设计是一套人类聚落与多年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方法,起源于澳洲生态学家比尔莫利森、大卫霍姆格伦及其伙伴在1970年代所出版的一系列刊物。它的核心理念是从自然界中找寻各种可仿效的生态关系,发掘大自然的运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来设计庭园、生活,以寻求并建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