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生态文明面面观
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文明 ——兼论发展四川生态经济(2)

【生态文明面面观】



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文明

——兼论发展四川生态经济(2)


李传林 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研究员


近日,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举办生态文明大讲堂,副会长、西华大学研究员李传林就“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文明”论题作主题发言。现将传林副会长发言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接上文)


四、拓展生态经济见识——思路•方向•举措


1.理清战略思路。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方针,立足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流域发展策略,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生态资源与市场对接,资源开发与市场开发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速度与质量统筹,努力缩小生态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生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出力,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


2.明确战略方向。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健全生态产权制度,推进生态科技创新,开发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模建生态系统,重视生态保护,开辟法定生态市场,促进行业规范,强化社会服务,建立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经济示范区。


3.制定战略举措。发展生态经济要重点做好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抓好区域性流域性示范基地建设,抓动一批生态工程、环保工程、循环工程,落实鼓励科学研究政策,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加快生态环保立法,培育和形成市场机制,完善纵横向生态补偿政策,加大生态环保和生态产业发展投入力度。


五、壮大生态经济胆识——双圈•两河•三策•四举


发展四川生态经济,机会恰逢其时,基础得天独厚,势头奋力强劲,前景美丽似锦。


1.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让生态经济系统本性更加张扬。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无界的系统,发展生态经济应尊重这一本性,国家战略层面确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成渝或川渝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拆除篱笆,为生态经济本性张扬提供先决条件。川渝两地原本一体,自然、经济、文化、社会联系紧密,省市分设但联系不断,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合交融,发展既快又好。立圈后,将出现新变化:


(1)宏观战略层面,从同域发展转向同体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形成生态经济共同体;从共生发展转向共成发展,构建企业联合体,形成生态经济产业聚集体;从联通发展转向融通发展,构建基础设施统筹体,形成生态经济承载体;从协作发展转向协同发展,构建生态经济治理共同体,形成生态经济协同机制。


(2)中观策略层面,大环境中取小生态,如发展流域生态经济;大循环中取小闭环,如发展循环线文旅生态经济;大产业中取小家业,如发展生态产业链经济;大城市中取小城镇,如发展生态城镇;大生产中取小生活,如发展服务业生态经济;大市场中取小贸易,如发展生态贸易经济;大设施中取小流通,如发展生态网络经济;大健康取小康养,如森林康养。


(3)微观战策层次,构建市场主体群落,与政府合作发展生态经济事业,与企业合作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与社团合作发展生态经济行业,与高校合作发展生态经济专业,与科研合作发展生态经济新业,与社区合作发展生态社区服务业,与乡村合作发展生态乡村服务业,与个人合作发展生态达人等。


2.保护开发长江黄河两河流域,让生态经济系统本原更有保障。四川地处两河上游近源头地区,是重要生态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也是重要生态屏障和重点保护区,自然生态就是生态经济的本原,国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四川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和提供有力保障,生态经济发展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最优选。


(1)宏观战略上,生态保护优先。处于长江黄河上游且接近源头三江源,自然生态整生性要求,必须整体性地加以保护。持续深入推进各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整治矿山生态环境和无序开发小水电,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2)中观策略上,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处于接近源头但不是源头而是上游,应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大关系。处理好生态与生产关系,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功能区,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处理好生态与生活关系,着力推进绿色消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等。处理好生态与生计关系,把劳动就业聚集在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上。处理好生态与生命健康关系,发展生态健康产业等等。


(3)微观战法上,大循环套小循环。大循环:林草—水土—农业—畜牧业—加工业—服务业;林草—水—电—矿—原材料——制造—服务业;林草—山水—人文—旅游—服务业;大农业—工业—服务业—-环保业。小循环:立体农业、循环工业、网络流动循环服务业、循环社会服务业。


3.落实振兴治污风控三大决策,让生态经济系统本体更为坚实。三大决策成果不仅是生态经济的本体所在,而且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1)乡村振兴是保护自然生态的根本之策,其中生态振兴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内在本质和根本条件。生态振兴是发展民生生态经济以巩固和发展脱贫成果的必然选择。特别要坚持“四不摘”,着眼长远,明确责任,用好政策,稳定帮扶,强化监管,着力发展振兴型生态经济。


(2)治污是保护环境的重大举措,生态环境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破题之举,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基础条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经济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发现机会,精准定位,捆绑谋划和推进,发展环保型生态经济。


(3)风险防控是做到“六保”、“六稳”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平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发展生态经济是防控风险的基本途径,风险防控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风险防控是保障生态经济健康发展以降低风险的必择之策。特别要在“六保”中找准切入点、培育增长点,在“六稳”中创造条件、寻求保障,着力发展保稳型生态经济。


4.擎举自然服务信息健康四大生态经济,让生态经济系统特性更能彰显。四川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部署,可以概括为“无中生有工要绿”工业产业体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数字经济)、“有中生优农要升”农业产业体系(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薯、川药、川桑、川菜、川果、川鱼、川竹+现代种植、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烘干冷链物流)、“优中生势服要实”服务业产业体系(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科技信息、商务会展、人力资源、川旅餐饮、医疗康养、家庭社会)及“势中生力发要久”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生产力即改革、开放、创新+协同力即区域、城市、乡村协同+民生力即教育、卫生、养老能力建设),要善于在这些体系中构建和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体系。


(1)自然生态经济。在保护自然中发展生态经济,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适当利用;在保护生态中发展生态经济,维护生物群落完整性下合理利用生态经济资源;在治理自然环境中为生态经济发展留下基础和空间;在治理生态环境中为生态经济发展留下基础和空间。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发展准自然生态经济,即在农业产业体系中发展农业生态经济产业等。


(2)服务生态经济。推进基本生产生活服务生态化;公共服务生态化;教科文卫体服务生态化。即在服务业体系中发展服务业生态经济产业等。特别要在服务业“八大行动计划”中顺畅连接、扩增含量、提升质量,发展生态经济。


(3)信息生态经济。发展网络生态经济、数字生态经济、智能生态经济等。即在工业产业体系中发展工业信息生态经济产业,在农业产业体系中发展农业信息生态经济产业,在服务业体系中发展服务业信息生态经济产业等。


(4)健康生态经济。发展康养生态经济、养老服务生态经济、食养生态经济、运动养生生态经济等。即在工业产业体系中发展工业健康生态经济产业,在农业产业体系中发展农业健康生态经济产业,在服务业体系中发展服务业健康生态经济产业,以及发展动力体系中发展民生健康生态经济产业等。特别要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七大工程”中,去丰富生态经济内涵,增加生态经济含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