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面面观】
“生态化”,20多年前我是这样说的
董进智 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化实现了,就是现代化,或者说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化。
●所谓生态化,简单说就是三句话:再造秀美山川,把生态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塑造生态文明。
●要保护生态,让天蓝起来、地绿起来、山青起来、水碧起来、气爽起来。
●把生态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结合起来,把生态化融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之中。
●生态文明承认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承认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求人们像热爱人类自己一样热爱自然,像珍惜人类自己一样珍惜自然,像保护人类自己一样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化”是今天的一个热词,在会议、文件、电视、报纸、杂志、网络里频频出现。退回23年前呢?
2000年下半年,雅安紧锣密鼓撤地建市。我作为原雅安地委办公室分管调研和文稿工作的副主任,承担雅安市第一次党代会报告的起草任务。研究起草报告稿的时候,我把“生态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并列起来,写进“历史赋予的新史命”中,得到了采纳。当然,会前讨论的时候也有不同意见,我都一一做了解释。
有意思的是,我把“生态化”写上了,却没有并列着写“现代化”。这在之前我接触过的各种文件、讲话、工作报告中,从来没有见到过,人们提出质疑是合情合理的;没有一点不同意见反而不正常。面对不同的意见和疑问,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化”实现了,就是“现代化”,或者说“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化”。而“化”多了,则有点“庸俗化”。
党代会闭幕之后,“生态化”问题引起了雅安市各方面人士的关注。社科界的专家、学者也在追问什么是“生态化”,怎么理解经济社会的“生态化”趋势。2001年7月,雅安市社科联召开“雅安跨越式发展座谈会”,邀请我就“生态化”问题作专题发言,帮助大家理解党代会精神。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生态化的几点思考》。
老实说,我对“生态化”问题,更多的是学习和工作的一些感悟。回想起来,我是从1980年代初上大学的时候开始接触生态学常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除了课堂上听老师讲过的东西,只是粗略翻阅过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D·梅多斯等学者的《增长的极限》、B·沃德等的《只有一个地球》、埃里克·普·爱克霍姆的《回到现实——环境与人类需要》等少量著作,对生态学知识知之甚少。要像学者那样对“生态化”作出科学的论述,是不现实的。
即便生态学理论功底深厚,要弄明白“生态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也是不够的。因为它大大超越了生态学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事关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没有哪一个方面的知识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好在我从1986年开始从事政策研究,后来又在地委办公室负责调查研究、综合文稿起草等政务服务工作。雅安虽然只是一个仅有140万人口、经济发展又滞后的地区,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在工作中自然涉及到了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并且养成了总结、归纳、提炼的习惯。从工作的角度作一个适用性的解释,有必要,也可以试一试。
当时我将所接触到的相关知识和情况,同工作中的积累和感悟结合起来,把“生态化”概括为三句话:“再造秀美山川,把生态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塑造生态文明。”这三句话简洁、有力,连起来说还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一说出来,就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注意。从大家的目光中看得出,他们都等待我接下来的解释。我紧接着解释道:
“再造秀美山川,这是生态化最基础的一步。工业革命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包括生态危机。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等,都严峻地摆在人类面前,有人甚至看到了‘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所以有识之士呼吁:拯救地球!就是要保护生态,让天蓝起来、地绿起来、山青起来、水碧起来、气爽起来。”
“把生态融入经济发展之中,这是生态化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考虑一切问题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生态化本来就是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抉择,所以,我们检验生态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消灭贫穷,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生态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结合起来,把生态化融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之中。”
“塑造生态文明,这是生态化的内在必然,是一种新的更高的境界。正如工业化塑造了工业文明一样,生态化必将塑造与之相应的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不同,生态文明承认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承认‘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求人们像热爱人类自己一样热爱自然,像珍惜人类自己一样珍惜自然,像保护人类自己一样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那样的场合,我作为雅安市委办公室负责政务服务的副主任和党代会报告的总执笔人,仅仅说到这里是不够的。我进一步针对雅安市的生态优势、经济转型等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全球性的“绿色消费的流行和绿色需求的快速膨涨”,提出了雅安市“生态化”的切入点及其具体的工作建议,并作了简要分析。我真诚希望有学者站出来讨论,可看到的却是一个个点头认同。
我的发言的主要观点,全文发表在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通讯》2001年第9期,修改后以《西部生态化雏议》为题发表在《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2年3月9日的“百家谈”。之后,编入我于2002年7月主编的内部资料《打造西部生态经济第一城——雅安市跨越式发展读本》中。2023年6月,又编入我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感触笔杆子》一书。
从那时起,包括2006年初调四川省委农办综合处以后,我都经常思考“生态化”问题,一有机会就把它写进相关报告、意见、讲话稿中,偶尔还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2002年6月,我在撰生态经济文稿的时候,提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主张。又比如,我在2012年1月初完成的专题研究报告《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 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也提出“走绿色发展路子,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化”的路径。
20多年过去了,今天看到“生态化”成了常识,“生态文明”正在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形态,做梦都想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