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生态要闻
三大领域出重拳 打好秋冬季蓝天保卫战

02.jpg

11月17日傍晚,成都高新西区中水湿地公园的夕阳美景。 记者 衡昌辉 摄


2.jpg

11月12日,雅安市雨城区北纬三十度公园内,不少市民在拍照。 (黄刚 摄 视觉四川)


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

●有力举措:严控“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污染排放、推进重点行业错峰生产、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减排、持续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加快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推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全力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等


●三大领域:管住重点对象、管好重点区域、用好关键措施,力争各城市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并完成PM2.5浓度、优良天数率管控目标


几乎每到秋冬季,四川盆地空气质量都会遭遇严峻考验。11月11日-15日,我省出现今冬首次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共11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16个城市累计出现42天污染。

近日,我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症结成因、研究对策措施,采取超常规举措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


1 协同整治

前10月臭氧污染较预测减少48天

1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今年10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前20名的城市中,我省共有资阳、雅安、遂宁、南充、绵阳、广安、内江、德阳等8市入围,创下今年的最佳成绩。


今年以来,全省各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聚焦重点城市、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强化攻坚措施,推动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1至10月,全省PM2.5浓度为28.7微克每立方米,较2018-2020年三年均值(“十四五”考核基数)下降6.8%;全省优良天数率保持稳定,为90.3%。


专项整治力度加大。公安厅、经济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等部门用半年时间,全面开展了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大专项整治行动。生态环境厅则牵头开展臭氧攻坚帮扶行动,赴12个城市开展“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和执法检查。经过协同攻坚,1-10月全省臭氧污染较预测减少48天。


“各地纷纷行动,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生态环境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成都、宜宾、泸州等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暗查暗访,督导措施落地落实,全力扭转空气质量反弹态势;自贡和德阳加大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力度,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达州制定控制工业企业污染、控制燃煤污染等8大措施,细化30条具体任务,统筹各部门力量全力攻坚……截至10月底,排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100名之后的,全省由一季度的7个减少为1个,乐山、德阳、泸州、达州、宜宾、自贡进入全国前100名。


“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仍不容乐观,空气质量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取得的大气治理成果还不稳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反弹比较明显,内江、遂宁、攀枝花、广元、巴中、广安、泸州、凉山等8个市(州)优良天数率较三年均值下降,攀枝花、凉山、泸州等3个市(州)PM2.5浓度较三年均值反弹,“再加上秋冬季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针对我省今冬首次污染天气过程,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前向20个城市发布预警函,全省上下统一应急、统一行动,与预测预报相比,全省实际出现污染天减少21天,PM2.5浓度下降5.9%-11.3%,“应急管控削峰、抢抓优良天起到一定效果。”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2 精准治污

明确重点区域,着力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

夏季臭氧、冬季PM2.5,历来是我省空气质量的两大“拦路虎”。这个冬天,我省又将如何应对重污染天气,打好蓝天保卫战?


近日,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四川省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最新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冬天,我省将以降低PM2.5浓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为主要任务,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为重点区域,兼顾攀西地区,持续推动工业源、扬尘源和移动源综合整治,加强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深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全力减少污染天数,增加优良天数。今年我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目标则是各城市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并完成PM2.5浓度、优良天数率管控目标。


如何达成目标?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秋冬季我省将通过严控“两高”项目污染排放、推进重点行业错峰生产、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减排、持续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加快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推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全力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等,确保蓝天更多。


以严控“两高”项目污染排放为例,将严查违规上马、未批先建项目,严厉打击“两高”企业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等各类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严格管控钢铁、水泥、焦化等“两高”项目产能产量,督促企业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特别是宜宾、乐山、德阳、达州、绵阳、内江、攀枝花等市,要进一步加强‘两高’项目排污管控。”生态环境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点行业错峰生产,也是冬季提升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我省明确,将扎实推动钢铁、焦化等行业开展错峰生产,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要落实到具体企业、生产线、生产设施和时间段,同时鼓励砖瓦、玻璃、陶瓷、铸造等行业开展错峰生产。


今年我省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及减排措施》及其补充说明的相关要求,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审核。明确要求应急减排措施应按生产线计,不得以降低生产负荷、缩短生产时长等方式制定应急减排措施,从而确保减排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今年冬天,我省还将加密监测会商,尤其强化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当预测到某区域将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就会提前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并要求各地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全力减少污染排放量。”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3 重拳出击

开展监督帮扶,暗查暗访常态化

近期,国家按2018-2020年三年均值下达了我省优良天数率和重污染天数率年度目标,接下来我省将如何应对?


“众所周知,秋冬季是四川每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必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市(州)要针对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制定攻坚方案,每周甚至每天调度。各职能部门要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召开行业企业会议,通报企业污染排放情况、处罚情况,做得好的给予政策鼓励,树立标杆企业,严控排污大户,抓两头带中间。


接下来,我省将从三大领域着手,打好秋冬季蓝天保卫战——


管住重点对象。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玻璃、汽修、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实施水泥等行业错峰生产,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强化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


管好重点区域。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是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成都、德阳、自贡、宜宾、达州等风险较大城市,以及大气传输通道上的重点县(市、区)也是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更严格措施应对。攀枝花、凉山要结合大气污染形势,科学制定计划烧除方案,避免因计划烧除造成空气污染。


用好关键措施。列出优先管控清单,完善重点企业“一厂一策”,确保应急响应期间,压产限产、错峰生产等措施落实到位。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严控烟花爆竹燃放,对因烟花爆竹燃放造成空气污染的将全省通报。


“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将成为常态。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采用无人机、走航监测等手段精准溯源,推动“技防+人防”相结合,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对检查发现的重点问题,将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并及时通报曝光,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


开展为期5个月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以地方自查和省级监督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方成立由大气环境管理、执法、监测等骨干成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全程自查,省级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对成都、达州、内江、自贡等12个重点城市开展监督帮扶,并针对各地自查情况不定期抽查,每月至少抽查15个地方自查点位。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督帮扶中发现的问题,各地要科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部门和时间。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跟踪督办,每月通报各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情况,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排名全省后三位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