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生态要闻
大熊猫在四川好“巴适”

四川省是大熊猫的故乡。


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四川省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大熊猫栖息地202.7万公顷,分别占全国也是全球总量的74.4%和78.7%。


近年来,四川省加快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成片进度,着力实施完整保护,并以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为核心,让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把栖息地留给大熊猫


四川省拥有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截至2021年年底,这里有581只圈养大熊猫,占全球总数的86.33%。


“我们积极探索开展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推动孤立小种群复壮,累计已将13只大熊猫放归自然,目前存活11只。”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景弘说。


为了给大熊猫栖息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四川省政府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出台加强四川片区建设的意见。目前,正加快推动制定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多个地方探索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警察大队、成立跨区域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点和片区警务工作站等。其中,青川县、平武县与甘肃文县建立了跨区域联防机制。


如何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栖息地处处长古晓东说,为将四川片区194宗矿业权清理退出,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矿业权分类退出办法,并把时限提前至2022年年底。省直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小水电清理退出实施方案和财政奖补方案,分类分阶段退出国家公园内小水电。


同时,持续开展栖息地保护修复。整合利用国家和省财政资金,突出大熊猫重要栖息地和关键走廊带,实施生态修复26.56平方公里。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区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示范工程。对拟进入国家公园的重大建设项目,督促落实削减措施,做到占补平衡,努力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公园内,“人进猫退”已转变为“人退猫进”。


让社会各界参与保护和建设公园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图景,正由各方共同绘就。


为引导扶持社区绿色发展,四川省积极推动“点”上聚居,建设入口社区,实施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引导“线”上游览,规范发展“大熊猫+”生态康养旅游业,启动实施自然教育“千人计划”,年生态体验超过100万人(次);强化“面”上保护,选聘生态护林员1468名,常年兑现集体公益林补偿5177万元。


王景弘说,四川省正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立法进程,构建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资源环境执法体系。将把科研作为引领大熊猫永续保护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推进科研一体化建设,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大熊猫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精细化管理。


除了政府投入外,民间公益机构也在持续关注和投入生态保护。


桃花源基金会社区工作负责人田犎说,以桃花源基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等为代表的民间机构,在四川省开展了托管保护区等多样形式的保护工作,已经建立起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的有效路径。


生态改善让更多珍稀物种“安居”


大熊猫,只是四川省众多物种之一。


作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四川省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物种基因库之一,特有种、孑遗种和濒危种十分丰富。


“珍稀,更要珍惜。”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雷毅说,早在20多年前,四川省就开启了生物多样性保存、恢复之路。


自1998年以来,四川省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起点,全面禁伐天然林,开展植树造林,并推广到全国。据统计,四川省累计投入达562.58亿元,森林面积由1.76亿亩增加到2.91亿亩,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40.03%,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


同时,四川省草原、湿地生态系统质量也不断改善。尤其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提升,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省内共建有自然保护地365处,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4.76%。


同时,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明显恢复。若尔盖湿地内活动的黑颈鹤种群数量由2004年的320只上升至2022年的近2000只。从2011年启动抢救性保护至今,“植物界的大熊猫”——距瓣尾囊草的种群数量从2026株恢复至如今的4800余株,灭绝风险大大降低。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在消失百年后再度被发现。消失多年的鳗鲡、红唇薄鳅等土著鱼类也重现赤水河流域。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源月说,目前,四川省正在编制《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将以物种为核心,推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全面、平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努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继续积极参与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责任,与大家一道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四川力量。”雷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