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7·31世界巡护员日】从山林到心间:大熊猫守护先锋队的非凡足迹

3daa977b10d584d49b263f0c32827730_%E5%B7%A1%E6%8A%A4%E9%98%9F%E5%9C%A8%E5%AF%86%E6%9E%97%E4%B8%AD%E7%A9%BF%E8%A1%8C_%E5%89%AF%E6%9C%AC.jpg

巡护队在密林中穿行


“我们这次出去主要是调查大熊猫,如果其他伴生动物有痕迹,也要做好收集。这个季节雨水比较多,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朱大海是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大熊猫守护先锋队的队长,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龙池保护站站长,他正给整装待发的巡护队交代巡护注意事项。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总面积393.9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239.89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154.1平方公里。“党员先冲锋在前,管护员在我们这些党员的带动下,跟着我们一起在这儿坚守。”朱大海说。大熊猫守护先锋队由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发起,由4个保护站的19名共产党员和53位生态管护队员共同组建。这支巡护队成立于2015年,主要开展野外巡护、安装及回收红外相机、科研监测、森林防火、监测盗猎、盗采行为等工作,致力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事业。


行走深山“追”熊猫


2001年,朱大海从江西来到都江堰保护区,这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让学习生物学的他爱上了这片山。20多年来,朱大海已从新人成长为经验老到的巡护员,一条条巡护的山路已被他和队员们踩过上万次。“我们现在能够记住每一个点位的精准位置,包括饮用水点和20多个红外线相机的位置。”朱大海表示,目前,龙池保护站一共有8条巡护线路,走完最长和最短的线路分别至少需要10小时和4小时,加上需要在途中开展相关调查工作,这样一趟全流程巡护则会延长到7至10天。


巡护队里,经常走在前面用镰刀开路的是巡护员倪学文。他曾经是经验丰富的猎人,直到一次机缘巧合,保护区的人让他当向导,他们一路上下河滩、探滑坡、走兽径……“原来一直都靠山吃山,从没觉得砍树有啥大问题,但我看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了守护山林,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心里很受震撼。”后来,倪学文也加入了巡护队,主动从一名“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这一做已经10多年。


巡护途中,一遇到动物粪便,队员们就会呼唤尚涛。尚涛是都江堰管护总站的科研所所长,他笑称自己是“铲屎官”:“别人都是哪儿好闻上哪儿去,我是哪儿臭往哪儿钻。如果能找到新鲜的大熊猫粪便,那就太开心了!”每当遇到动物粪便,尚涛都会仔细辨认、详细记录、小心取样。新鲜的大熊猫粪便,可以通过提取DNA确定个体,即使是陈旧粪便,也可以通过检验判断这只大熊猫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队员们上山巡护时只能喝凉水、吃干粮,几乎每个人都有慢性肠胃病,潮湿的环境导致大家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病。但是,对大熊猫保护事业的热爱,让这群人始终一起坚守。大熊猫守护先锋队的队员们,称自己是“追熊猫的人”。“我们追逐大熊猫从年轻的小伙子到现在,已经是油腻大叔了。”朱大海笑称。“大熊猫在野外是猛兽,人类对它靠得太近的话也是一种打扰。所以我觉得,如果运气好能看到它的话,我觉得很高兴,但如果没看到它,只看到粪便,我也觉得挺好的。”尚涛这样说道。


创新守护搭产房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内的一处人工洞穴,只见洞穴有两个出入口,上方长满了杂草和苔藓,如果不是提前被告知,还真以为就是天然洞穴。“我们就是要营造自然环境,才能让野生动物很快适应。”朱大海说。


通过管护总站多年的监测发现,这个区域内很少有天然形成的岩洞或者树洞,这给野生动物在野外寻找洞穴造成很大困难。基于此,管护总站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合作,通过人工辅助修建野生动物洞穴,给野生动物产仔时提供有效庇护。据朱大海介绍,自2019年以来,已在大熊猫栖息地的不同海拔区间修建了6个人工洞穴。红外线相机监测画面显示,近一年,大熊猫、四川羚牛、川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洞穴里及周边活动痕迹频繁。


在每个人工洞穴附近,还设置有“简易水坑”,中间放置一根木棍,这是为大熊猫及其它野生动物提供的饮水点。水源对动物有天然的吸引力,野生动物如果能在饮水点长时间停留,有助于了解和收集更多信息。木棍的作用不仅可以清理水坑中的枯枝落叶,还能帮助不慎落水的小动物爬到岸边,以免溺亡。“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母子喝水,就是在这个简易水坑。”巡护员张登平介绍道。目前,这样的饮水点已建成9个。


“人工洞穴和水坑是我们因地制宜探寻保护新路径的一些尝试。不仅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场所和繁衍条件,也帮助我们收集到了宝贵的科研资料。”朱大海说:“我希望今后能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做更多的探索。”


“森林党课”亮特色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龙池站党支部,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了生动的“山水课堂”,把“森林党课”开在了原始森林无人区。2019年4月,“森林党课”首课在龙池保护站开讲。按照“每月一课”的方式,龙池保护站设立了“固定课堂”,由讲师队伍结合自然保护、熊猫保育、资源管理等工作作专题报告,提高党员守护绿水青山的思想自觉。邀请最美夫妻档、上阵父子兵等守护先锋分享巡山途中难忘的片段,用身边人的真实故事提升思想感染力。


“这条线路是龙池保护站巡护样线难度最大的一条线,别看从站点到山梁海拔只提升了200米,但上山路的坡度有的接近60度,每走一步都很难。”朱大海介绍说:“虽然难,但是也是最能锤炼党性的一条线。”龙池保护站设立了“大熊猫守护先锋体验日”,开发巡护体验线路,让参训党员当一次巡护员,把党课搬到巡护线路上,让党性在实践中得以锤炼。


为了丰富“森林党课”的教育内容,管护总站还摄制《追熊猫的人——深山中的大熊猫守护先锋》党员教育纪录片,汇编党员事迹书籍《龙虹人》,开发《三十年前的入党誓词》《十三壮士》《二十三根蚂蟥》《大熊猫见证的初心》等特色课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对标学习“笃守厚德、甘守清苦、坚守担当、善守有成”的大熊猫守护先锋精神。上千余名党员通过亲身体验巡护、聆听先锋故事,凝聚了思想共识、汲取了奋进力量。


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山高水长,映照初心。大熊猫守护先锋队为守护绿水青山、保护野生动植物而主动担当、冲锋在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实地考察,这其中充满着一般人难以感受到的乐趣,但同时也充斥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危险。”朱大海说:“对于这样一份工作,如果不是真的热爱,不可能坚持下去。”


因热爱才能坚守,朱大海和巡护队员们将继续坚守在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和珍稀生灵。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