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全流程管理经验做法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全流程管理经验做法


阿坝州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之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关系”要求,阿坝州强化“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和国家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以下简称若尔盖“双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89亿元,从2022年到2024年,分3年实施。主要实施地是若尔盖、阿坝、红原三县;主要建设任务为微地形改造100项、湿地封禁24万亩、补播乡土草种5.5万亩,标识牌150个、建设监测站点(台)13个、购置科研设施设备16台(套),围栏封育40万米,人工种草16万亩,退化草地改良68万亩;工程固沙6万亩,封山育林12.7万亩。


截至目前,2022、2023年建设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进度在全省行业内排名第一。2024年项目正有序推进。


阿坝州围绕项目的申报入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全流程进行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总结出林草项目建设中存在落地难、管理难、管护难、验收难的“四难”痛点和进度慢、见效慢的“两慢”现象。针对“四难两慢”问题,阿坝州实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由单一生态要素修复转向多生态要素系统修复,实施多层次、立体化、系统性工程。在若尔盖“双重”项目建设中探索出了项目建设管理的“四实”工作机制


一、高位推进,多方协力,确保项目有人实干


阿坝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若尔盖“双重”项目的建设,将其列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项目,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林长制平时考核纪实台账。一是政府主管。州县政府组建“1+3”工作专班及办公室,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问效、年考核”。二是行业主抓。林草局成立督导专班,严格落实“责任制+清单制”,制发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工作流程图等,规范管理项目。三是部门协同。纪委、审计、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坚持跟踪问效,调度通报。四是乡镇参与。乡镇全力配合做好建设地块落实、以工代赈群众组织、项目后期管护等。


二、抓住关键,扎实前期,确保项目落到实地


项目前期紧紧抓住落实地块和设计方案两个关键。


(一)建设地块落实按四步工作法。一摸。全面摸排掌握辖区内,需要修复治理的林、草、湿地,按轻重缓急、建设规模、群众意愿等进行排列,确保有限资金能用在刀刃上。二核。对拟实施地块现状进行现地调查核实,确保设计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三比对。按“七比对”要求,就地块性质、图斑、是否近期投入过项目等进行全面比对,确保项目符合建设要求。四敲定。联合乡镇、村两委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签订协议,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二)方案设计做到四到位。一是现地调查到位。编制单位现地调查到点到位。二是业主审查到位。设计方案提交评审前,业主单位要组织相关科室初审,并出具意见。三是文本规范到位。严格按照国家林草局印发的编制细则,规范编制。四是专家审查到位。评审时要求专家专业、科学、细致评审,并邀请省州相关业务处、科室参加。


三、加强管理,强化督导,确保项目见到实效


(一)项目实施中,建立项目监督“四方联动机制”。除要求建设单位、监理严格履职外,派出单位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乡镇工作人员、社会监督员到施工点位蹲点监管,形成“业主+乡镇+社会监督员+监理”联动,现场管理做到了“两单三日志”全面吻合,即:出库单、入库单、施工日志、监理日志、业主现场人员管理日志,相互印证,形成闭环。


(二)项目出现问题时,建立项目建设“诊疗机制”。一是综合体检。组建项目督导专班,对项目内业、外业全面检查,为项目建设精准把脉,出具“体检报告”,开出“诊疗方案”,从而对症下药,防未病、治已病。二是远程诊疗。日常不能到现场时,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解答问题。三是巡回诊疗。在项目建设关键时期,督导专班连续3年在5月开始,到项目现场进行巡回督导,即时处理问题。使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有反映途径、有解决办法、有专家回应,切实打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三)主体工程完工后,建立项目管护机制。严格压实建设单位和所在乡镇、村的管护责任,实行禁牧和限牧。针对公路沿线、生态脆弱、生态敏感的草场,三县政府自筹资金全部安装上了围栏,给工程修复和自然修复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同时,依托“山水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监测与适应性管理项目”布设155个监测点位,对项目成效进行实时监测。


四、规范流程,紧盯绩效,确保项目交出实绩


(一)强化底线意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管理办法,制定内业资料组卷规范指南,实行“项目四制”,确保项目各个环节“阳光操作”,建成“绿色工程”、“廉洁工程”、“示范工程”。


(二)强化绩效意识。若尔盖双重项目的实施助推了“三绿”并举、“四库”联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一是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治理区域天然草原和人工种治理区域平均盖度、高度、产量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退化草地改良区域,平均植被盖度为80%,平均植被高度为12.9厘米,平均鲜草产量为303.5千克,人工种草区域,平均植被盖度为85%,平均植被高度为17.5厘米,平均鲜草产量为423.5千克/亩。林草湿“碳库”、“水库”得到扩容。二是经济效益。项目实施中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牧民群众可支配收入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后期,草地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当地牧民防灾救灾能力,减少了牲畜的掉膘和死亡率。林草湿“钱库”、“粮库”得到增收。三是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生态资源保护意识,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有效促进了草原的保护、修复和利用,为美丽阿坝建设奠定坚实的绿色根基,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真正让锦绣河山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