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见证历史:从汽车轮渡码头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网红打卡地

立春刚过,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长江边三道桥滨江公园的大片梅花喜上枝头,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来观赏、拍照打卡。长江边碧波荡漾的江水,热情似红的红梅、熙熙攘攘的人流,给初春染上一抹红火火的亮色,勾勒出一幅市民江边赏梅春意盎然的优美画卷。


6407a5fdd99cf0e31064351d9e1779f0_1739862113040_87295.png


据资料记载,三道桥位于泸州江阳区的小关门至瓦窑坝之间,原本有三座石桥,从下至上位于第三座,因此得名“三道桥”‌。这三座桥紧邻两条山沟和一条溪沟,在历史上起到了连接道路、便捷通行的重要作用。


泸州长江滨江公园修建于三道桥,当年为汽车轮渡码头,是通往蓝田、纳溪、合江、叙永、古蔺的必经之路。抗日战争时期,由滇缅公路进来的物资要先集中到兰(蓝)田兵站,然后通过三道桥汽车轮渡过江,运往重庆。


泸州三道桥渡轮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59年至1982年‌。在这段时间内,三道桥汽车轮渡码头在泸州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市民出行上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10月泸州长江大桥通车后才停运。三道桥渡轮的存在不仅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还在历史上见证了泸州的发展变化。例如,在1959年至1982年间,当地居民经常从市一中到营沟头步行往返,每年还要从三道桥坐汽车轮渡过江到蓝田坝、牛市坎上面扫祖墓两次。‌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三道桥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7年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泸州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牢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严格落实各级河长巡河、管河、护河、治河责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如今的三道桥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各类绿植景观、悠长小路、塑胶跑道、观景台、亲水码头成为市民出行休闲的好地方。泸州在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守护一江清水出川历史使命中,扛起了重要的责任,同时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市民共享长江两岸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优美环境。


07453ce26cf4b22c0bf41e7ad1b9a663_56615f640b38d0c18b5e599a0f0d6f2a11c2cb0a.png


如今,泸州长江五桥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三道桥因长江五桥的建设需要,最后一座桥已被泥土掩埋在地下,没有了溪沟和桥梁。三道桥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还承载着泸州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背景,它虽然完成的历史使命,但它的名字、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将会永远烙印在泸州人的记忆里‌。(文/谭洪 图/刘学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