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成都邛崃市推深做实林长制,挂牌保护百年古树

邛崃市林长办充分发挥“林长办+法院”“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联合邛崃市人民法院、邛崃市人民检察院、邛崃市教育局、邛崃市公安局、邛崃市高埂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于3月4日在邛崃市高埂中学内,挂牌保护国家三级古树——桢楠。活动中,市林长办、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向学校师生颁发“守护志愿者”聘书,并现场宣讲什么是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以及《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这棵古桢楠树,树龄140年,是樟科楠属的常绿乔木。古树见证了几代学子在高埂中学的成长,承载着无数青春回忆,是校园历史的鲜活记录。


在邛崃,这样的古树名木还有很多,天台山的千年红豆杉,火井镇兴福寺的千年古银杏,平乐镇长庆街的千年古榕树……它们环云耸翠、浓荫遮天,无声诉说着岁月流转、世事变迁,也诉说着自己与自然、与文化、与人类的故事。


邛崃市现有古树名木898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62株,树龄300—500年的二级古树118株,树龄100—300年的三级古树718株,古树群7个。


古树名木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也是城市文脉和乡愁记忆的心灵坐标。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3月15日起施行,为我国古树名木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近年来,邛崃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三个坚持”建立古树名木长效保护机制,规范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坚持“一树一档”。对全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档,详细记录每株古树的身份信息,定期核实更新树龄、胸径、冠幅等相关数据。


坚持“一树一人”。明确日常养护责任人,签订《古树名木养护责任书》,并将古树名木日常巡查纳入各级林长巡林内容,确保每株古树都有专人负责日常巡护。


坚持“一树一策”。对存在病虫害、长势衰弱、受自然灾害影响等需要救治的古树名木,及时分类施策,通过树体支撑加固、树体清腐、树体防护、树洞仿真修补、病虫害防治、施肥复壮及养护管理等专项措施,科学有效地进行救治复壮,确保古树名木重新焕发生机。


邛崃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责任体系,设立市级林长16人、镇(街道)林长169人、村(社区)林长378人,设置监管员208名、护林员209名。为全面落实保护责任,强化保护执行力,3月4日,邛崃市人民法院、邛崃市人民检察院、邛崃市公安局、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邛崃市高埂街道办事处在高埂街道高桥社区开展联合巡林。


邛崃市以林长制为抓手,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稳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森林面积约1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31%。


下一步,邛崃市将继续以林长制为引领,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积极探索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让古树名木焕发新活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