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区位优势,在全国全省率先出台首个市级《“森林四库”建设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森林资源高质量保护和高水平利用两大主题,系统谋划“森林四库”建设,探索丘陵山区城乡融合发展“希望在山 潜力在林”的达州路径。
筑牢生态屏障,打造“固土蓄水”绿色水库。《规划》以“三山两河一江一屏”为骨架,强化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聚焦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等生态脆弱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林修复等生态工程,推进渠江、巴河、州河流域水系整治,建设生态护岸带和湿地缓冲带,增强水源涵养能力。《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成森林蓄水能力33亿立方米的森林水库,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绘就“山青、水净、岸绿”的生态画卷。
盘活林下经济,构建“多维供给”高效粮库。《规划》紧盯种业先行、科技创新、渠道畅通三大环节,布局北部秦巴药库、中部林油林饮、南部有机林蔬三大特色区,重点培育乌梅、香椿、油橄榄等拳头产品,全力发展“3+6+N”林粮优势品种。创新“种养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链”模式,推广林药生态种植、林禽标准化养殖。打造“达林优品”区域品牌,推动林粮产品融入中欧班列和跨境电商,让“巴山食荟”走向世界。《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成年产林粮145万吨的森林粮库,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展现“粮丰、民富、业兴”的富足图景。
激活绿色资本,壮大“三产融合”富民钱库。《规划》立足森林产品变商品、资源变资本、价值变产值,构建木竹加工、以竹代塑、生态旅游多元增收体系。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程,建设北部大径级用材林、中部加工物流集群、南部“以竹代塑”产业带。实施“百镇千村万户”工程,建设100个涉林特色镇、发展1000个产业村,培育10000个经营户。《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成林业综合产值560亿元的森林钱库,推动生态价值高效转化,谱写“绿富、同兴、共美”的振兴篇章。
服务双碳战略,培育“多维增汇”优质碳库。《规划》紧扣“双碳”目标,坚持储林与储碳并行,构建稳定基础碳库、提升潜力碳库、修复退化碳库的“三位一体”固碳增汇体系。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马尾松林分改造、竹林提质培优等工程,推动1208万亩森林科学管护。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平台,开发CCER项目及“碳标签”产品,探索碳汇收益质押、森林保险等金融工具。《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成碳储量5800万吨的森林碳库,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擘画“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绿色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