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乐山市以林长制为依托 强化古树名木保护

乐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充分发挥林长制牵引作用,通过林长履职、系统施治、多方协同,系统构建古树名木长效保护机制,为古树名木筑牢保护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位部署推动,压实管理责任。一是林长引领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践行生态文明、传承历史文脉、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关键环节。市林长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作出指示批示,专题听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汇报,多次率队深入峨眉山市、峨边县、马边县等地督导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发布第3号林长令《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二是健全管理体系。结合林长制“一长两员”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具体管护责任单位和人员,划定责任区域,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的保护管理机制,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纳入各级林长巡林和林长制督查考核范围,层层抓落实。三是强化资金支持。分配林长制督查考核激励资金40万元,用于重点地区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形成多元化资金支持长效工作机制,2025年落实财政资金100余万元用于古树名木保护。


强化系统施治,焕发绿色生机。一是抓实日常管护。印发《乐山市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要点》,组织各地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做到“发现一株、认定一株、保护一株”,建立文字、表格、照片齐全的古树名木档案资料,实现“一树一档”。截至目前,全市认定公布并挂牌古树名木1523株,其中名木1株,一级古树92株,二级古树249株,三级古树1181株。二是做实宣传引导。制定乐山市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策划方案,组织生态环境、住建等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025年,全市张贴宣传横幅、海报等400余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三是挖掘林文旅业态。深挖古树名木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及经济价值,广泛开展古树公园建设,打造集古树保护、科普宣教、森林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地标”“打卡点”,让古树名木成为历史文化的新载体和生态文化的新名片。峨眉山桢楠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峨眉山景区伏虎寺古树公园入选省级古树公园。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文化内涵,全方位开展交流和传承展示活动,传承讲好峨眉山古德林、旃檀林、布金林古树、黑竹沟马里冷旧古树、沫若故居名木等古树名木故事,注重打造“一树一景”,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增加文旅收入50亿元以上。


创新协作机制,提升管护质效。一是强化监督检查。以“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工作机制为依托,开展分级保护巡查巡护和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损害古树名木及其生存环境等违法犯罪行为。办理破坏古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起,收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8.55万元。二是夯实技术支撑。建立20余人的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为古树名木日常养护、抢救复壮、健康诊断、病虫害防治、价值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采取“林长牵头、专家会诊、专业救治”的模式,为400余株古树量身定做救护方案。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珍稀古树的良种选育,补充完善种质资源库,探索建设古树种质基因库。邀请省级专家在全市林长制培训班、国土绿化培训会、林业科技宣贯会等会议上,开展古树名木专题培训,培训基层人员500余人次。三是深化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林长+政协委员”协作机制作用,组织林长制社会监督员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调研工作,引导社会各界人士为古树名木保护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近年来政协委员提出“关于统筹一、二级古树名木事权财权的建议”等提案13个,许多建议意见都有效转化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