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在公园城市里办一场体育盛会

02 - 副本 (2).jpg

东安湖体育公园。记者 吴聃 摄


3月17日,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决战决胜誓师大会上,市民代表朱勤在发言中描绘出幸福美好的生活画卷:“每日清晨音乐响起,公园里有晨跑的年轻人、打太极的老人、跳绳的小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用运动开启新的一天。”


当下的成都,“公园”与“运动”都是热词。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提出,要坚持办赛兴业营城惠民一体推进,努力把大运成果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在公园城市里办一场体育盛会,成都大运会将如何彰显公园城市特质?


绿色低碳

践行新发展理念 “绿意”无处不在


续航里程长,配备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紧急制动系统和电子后视镜,还有空气净化装置、客流计数器、LCD头尾腰牌……3月16日,“成都公交车家族”新成员亮相,今年6月,它们将正式上岗,成为大运会的保障用车。


记者获悉,大运会期间,1380台新能源大巴将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提供班车保障。成都将力争实现赛事期间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70%左右。


绿色能源、绿色交通、低碳场馆……抓住举办大运会重大机遇,成都一体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凤凰山体育公园里,专业足球场上的混合系统草坪中,95%是天然草,5%是人造草纤维,既兼具了天然草的运动性能和环保机能,又保留了人造草的耐用耐践踏属性和绿化效果。同时,场馆还配备专业冰球、篮球快速转换功能:铺上可拆装的体育运动专用木地板,场馆就化身专业篮球馆;拆下木板,场馆又变成了冰场。看不见的地下,地源热泵系统让这里更加绿色低碳。


大运会执委会开发活动部党组负责人、专职副部长苗峪源还介绍了大运会各场馆布局背后的考量。此次大运会共有49处赛事场馆,其中36处为改建,占所有场馆数量的73%,“该新建就新建,宜改造则改造;在标准上充分结合实际,宜高则高,宜低则低;选址宜近则近,宜远则远。”


记者还获悉,大运会执委会已与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协同推进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使用“绿色电力”。


惠民共享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健身有了新去处


朱勤是一名质量管理技术人员,也是一名热爱运动的广场舞国家级裁判。在她眼中,成都大运会不仅是国际体育赛会,更是惠民工程。“我喜欢站在家里的阳台上眺望大运村,这几年来,我亲眼看见大运村拔地而起,日新月异。”


大运场馆建设,让市民健身有了新去处,带动更多人爱上运动。坐落于少城社区的玩湃足球体育公园,每天都有不少人在球场上奔跑;二仙桥街道的灯光球场里,年轻人越来越多;江滩公园的泳池里成为不少人的游泳启蒙地。


借大运会之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成都通过“前置化处理”思路,为后续利用留出空间。去年,成都启动“大运场馆惠民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开放场馆18个,举办各级各类赛事与活动600余项,入场总人数近214万人次。“我们通过大运品牌惠民、场馆惠民、环境惠民、文化惠民和服务惠民等五大惠民行动,持续放大赛事效应,让市民共享办赛成果。”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坚持做好社会动员和志愿者服务工作,激发市民志愿服务热情,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到这场体育盛会中。“我已累计参加1500余小时的志愿者培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外事交流、疫情防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培训课程。”大运会志愿者代表、四川大学2018级本科生高梓霏对大运会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