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中江县“五环联动”织好竹业发展“一张网”

为深入贯彻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四川省“十四五”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竹林风景线高质量建设规划的文件精神,为竹产业经济贡献中江力量,中江县通过精准定位、科技赋能、树立品牌、“竹产业+”、创新合作模式等多条措施助力中江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精准定位抓好竹业发展顶层设计。结合中江县情,围绕丘陵地区特色种植,优选出笋期早、经济效益高的细叶乌头竹为主产物,搭配种植观赏性高的黄金竹、慈孝竹等品种竹,以新鲜竹笋、笋干、笋苗为主要产品,竹产业园区将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本着加快推进现代化林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发展机制,按照“种植与研究结合、示范与应用推广、观光休闲娱乐一体”的总体思路,建设特色果树种植、新型技术培训、科技示范推广、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二是科技赋能助力竹业持续迸发生机。园区坚持走产、学、研之路,以规范化、科学化经营理念为导向,借势借力,积极向上争取力量支持,围绕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借助省委组织部“科技服务万里行”活动,邀请专家到中江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多方位、多层次打造食用笋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深入推进雷竹产业链的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目前,全县已与省林科院林产品监测中心联合监测中江雷竹笋3个批次15个样品,成立竹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


三是树立竹业品牌递出中江特色名片。积极打造“富兴雷竹笋”特色地方品牌,该商标目前正在全力申请中。对富兴镇观碑村雷竹生产基地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制度具体落实,坚持以高质量产品回馈消费者,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施肥施药,使用肥料均为绿色生态肥,四川省林产品检验监测中心多次对竹产业基地的土壤、产品进行监测检验,经检验,该基地生产土壤及产品质量均达到合格标准。同时,推动基地建立生产过程“六个统一”机制(统一供应品种、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指导、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保障产品生产流通宣传上的一致性,2018年实施的金桥工程项目《雷竹笋种植技术示范》验收合格,2019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20年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


四是创新经营新模式推动产业新活力。创新经营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行“专合社+基地+农户”“地租+分红+劳务收入”“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等利益联结机制,将林竹资源转化为林竹资本。鼓励农户以租赁、互换、转让和委托(代管)等方式依法自愿流转,专业合作社经营等模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经营,2012年,中江县引进业主在富兴镇观碑村流转土地开始试种雷竹300余亩,2013-2014年在原种植基础上再次扩大规模流转土地成片种植雷竹近3000余亩,并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成立雷竹笋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社成功带动集凤、永太、回龙、仓山、冯店等乡镇种植雷竹。


五是竹产业+文旅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正向“休闲化、品质化”转型升级,游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全县在富兴镇观碑村竹产业基地试点创新“竹产业+文旅”模式,在基地内修建“观竹”大环线、远眺中江全貌”的观景平台、公共厕所、生态停车场等。通过打造,不仅提升了基地竹林景观品质,为游客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感,也增加基地竹产业收入,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截至目前,富兴镇观碑村竹产业基地,已辐射周边8个乡镇,带动3140人就业、增收,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目前全县竹产业总面积达13500亩,县自然资源局充分利用省级返还植被恢复费项目、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和森林质量提升项目等项目发展竹产业。将改革发展专项以奖代补经费,奖励典型示范,带动笋用竹产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雷竹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预计实现竹综合产值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