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会动态
【四川农村日报】四川:整合社会资源 下好生态建设这盘棋

  9月15日,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与蒲江县、攀枝花西区、青川县、名山区、乐至县5县(区)签订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协议,为贯彻落实“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实现我省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打下基础。

  生态建设包含农林水、环保、旅游等很多部门,各自为战不仅力量单薄,并且容易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限之中;就像下棋一样,各个棋子之间有照应有配合,才能左右逢源,打造利好局面。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朱庆认为,利用生态文明促进会的智力、企业资源,各地方政府有了智库和帮手,有望在生态建设上获得长足进展。

  发展阻力多盼有破题思路

  与生态文明促进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的青川县,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优势明显,然而副县长罗家斌一点也不感到轻松:“青川虽是森林资源大县,却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出台后,对地方的考核已不再唯GDP论,但全县扶贫攻坚、助农增收的压力仍旧很大。”

  矛盾在于,青川境内仅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就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为了加强流域生态保护,招商引资一向从严要求、条件苛刻,很多地区都限制开发,如此一来税源就无法做大。

  近年来,青川在“森林蔬菜”上做文章,希望从传统低效的农林业发展出高效、高附加值的林下经济,为此还积极申请国家地标产品,对地方品牌进行保护和开发。“但越是有特色的产品,规模越是成问题。”罗家斌希望能以签订合作协议为契机,为县域经济发展找到破题办法。

  作为生态文明促进会的会员单位,致力于污水处理的环保企业日子也不好过。四川青年黄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大忠介绍,公司成立6年来,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大企业有自己的污水处理设备,我们客户一般是小企业,但小企业发展不稳定,设备开开关关,这对于污水的生物处理很不利,好不容易培养出的分解有机物的细菌,一关设备就死掉了,不能持续利用。”作为专业公司,杨大忠自认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都有优势,但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要是有政府购买我们的服务,相信能够互利共赢。”

  聚各方力量打造互惠局面

  既有统筹发展的要求,又有贯彻“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2013年,以林业厅为主管,水利、环保、发改等部门为指导单位,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单位等发起成立了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促进会秘书长曹鹤舰指出,两年多来,促进会开展了调研、环保监督、推广生态技术和生态产品,协助地方政府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活动,打通了生态建设各个主体之间的沟通瓶颈。

  “双流县棠湖治理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范例。”朱庆对此印象很深,其一它在治理水域环境的同时,较好地控制住了上游的面源污染,从而斩断了污染源头,另外它使用的生物治理,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性价比也很高。这一项目是由促进会会员所在的单位八八五生物科技公司实施的,并且与主管部门的配合支持分不开,在与双流县环保局座谈后,这一模式有望在该县获得更多推广。通过引进项目、推介产品、共享资源,类似的案例,在首批与促进会签订合作协议的5个区县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呈现。

  朱庆认为,除了对内凝聚力量、消除交流障碍,促进会还能通过“外联”,以更宏大的视角看待四川生态建设:“例如,长江流域的几个省市马上要成立长江经济带地理信息协同创新联盟,处在上游的四川对下游省份有哪些义务,外省对四川有哪些期待,对我们都是很重要的参考。通过引进更广阔的发展视野,四川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墙内开花,也能香溢墙外,惠及整个经济带。”(四川农村日报 记者 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