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会动态
【四川农村日报】“破窗理论”敲警钟 排污河道变柔美水景

  11月14日,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一行来到双流县考察当地母亲河白河的治理。“白河径流很长,流域内既有工业区、居民聚居区扎堆的城镇,也有小农户散布的乡村,维护比治理更难。”该促进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但是凭借长效管理机制,改变了以往运动式的治污做法,目前看来效果明显。

  改造白河防洪河道成美景

  “在农民意识里,排污就是河的功能之一,否则留着它做啥用?锄下来的杂草、收割后的秸秆、生活垃圾等随手就抛进去,冲走完事。加之河道绵长,流经的田地、聚居地分散,管理部门简直防不胜防。”双流县水务局河道管理科工作人员朱学斌介绍,花多少钱都只是治一时,过不了多久,之前的效果就又白费了。
  能否把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经验嫁接到农村?县水务局想到了“白河经验”。

  白河是县城唯一一条骨干排洪河道,但在2007年之前,已经萎缩成一条宽不过三四米的臭水沟,杂草丛生、淤积严重。

  2007年,白河综合治理启动,并不是单一着眼于其防洪功能,而是按照打造水生态景观河道和提升城市形象的理念进行改造设计。“就像西湖之于杭州,东湖之于武汉,我们要把白河打造成双流地标式的景观。”

  前后投资了6.33亿元治理后的白河,碧波荡漾、垂柳成荫、水鸟嬉戏。“没想到以前躲都躲不及的臭水沟,现在变得这么安逸,谁舍得去破坏它?”前来遛弯的市民张大姐说出心声。“本地人是非常爱护的,一些外来打工者略有不自觉,但总体上垃圾比以前少了。”负责白河日常清洁的帅全信说。

  在进行白河整治的同时,该县先后配套建成芙蓉海、凤舞湖等5座人工湖泊,最终将沿白河、杨柳河三支渠修建九座人工湖泊,形成“五湖四海”的连片湿地生态群落,优化人居环境。

  “当河道变景观时,人们维护它的意识和责任感提升了,也有公司愿意来开发,形成良性互动。”朱学斌指出,“就像‘破窗理论’讲的,如果一扇窗没修补,就引来更多的破坏;如果到处整得巴巴适适,大家都自觉维护它了。”

  乡村水系长效机制擦“窗户”

  2014年10月9日,黄龙溪镇党委书记沈登军收到了县水务局第三季度 《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整改通知书》。“说是古佛沟河岸有垃圾,要赶紧清理了,还得把清理前后的对比照片发过去,才算过关。”在此之前,金桥镇也拿到一张“黄牌警告”,忙不迭把红旗三支河渠的垃圾清理了,才在县水务局“销了账”,不然直接影响绩效考核。

  “清理垃圾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实就像是一扇破了的‘窗户’,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引来更多破坏。为此,我们不仅提高投入、整治河道,在一些河段遍种绿植,铺设石头健身步道等,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优质水生态的益处,更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上做足文章,不定时抽检暗访,发现问题后,立即下整改通知,督促乡镇一把手、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等各责任主体在一周内反馈整改效果。”

  2009年,双流县人民政府印发了 《水环境综合管理办法》,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评分标准,对于经费落实、清淤、违建、农家乐以及企业和养殖场的排污、积存垃圾等总计十一项进行打分,并通过情况报送和工作例会制度,监督整改。

  “考核标准的实际操作性较强,责任主体也明确。”朱学斌介绍,“以今年9月22日的例行检查为例,县委目督办、水务局、环保局、农发局、城管局、商务局以及片区流域管理服务站的都要出人,现场就把问题归属定下来,不会产生踢皮球的情况,基本达到了令行禁止的效果。”

  2014年双流县在成都水环境长效管理考核中,排名第一,获得了70万元的现金奖励。通过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入的工作,河道沟渠在枯水期间水体发黑发臭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阅读提示

  蒲江的面源污染治理用活了市场主体,双流的长效机制夯实了管理水平,成都高新区则突出了“科技治水,智慧管水”,到底有哪些高大上的科技运用到水务工作中?在下篇报道中,记者将去现场一探究竟,敬请期待。(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吴平)

  原文链接:

  四川农村日报:http://country.scol.com.cn/shtml/scncrb/20151125/37138.shtml

  四川农网:http://www.scnongye.com.cn/web/detail.aspx?id=2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