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城市建设思考
(2020.11.26在生态文明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传林
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
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个以城市发展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区域,其特殊自然生态环境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以及重要发展战略布局和战略目标定位,决定了发展生态城市是其城市建设主攻方向。因此,对双城圈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三点思考。
一、双城圈生态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首先,为生态保修作贡献。成渝地区同处长江黄河上游且靠近源头生态屏障区,必须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之路,发挥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主功能,切实发展生态城市,促进自然—人—社会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为保护两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财富和人民群众生态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命安全作出特殊贡献。
其次,生态体支撑增长极。成渝两市共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导地位和四川盆地,周缘环境地质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生物生境多样、能源物源资源丰富,必须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坚持绿色本底、走生态经济发展路子,推动发展绿色转型、生态转型,因势构建生态城市群落体系,促进发展从同区转向同体、从协作转向协同、从共生转向共成、从联通转向融通,打造环境生态化、经济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生态共同体,以培育放大西部地区经济新增长极。
再次,生态圈融入新格局。成渝双城身处成渝地区区域经济核心部位,皆具生产指向和生活指向、重型指向和轻型指向、资源指向和市场指向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必须融入长江经济带双循环发展“主动脉”,坚持大小环境兼顾、大小产业兼容、大小市场融合、生产生活互促共进、大小城镇共生互成,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需求变化走向,建设公园城市等生态城市体系,构建双城圈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循环体,以推动实现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最后,生态福祉可示范。双城经济圈发展必须把人置于城市生态群落系统顶级,生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让生产生活在生态城市群落系统中的人民群众住得原生、吃得生态、行得安全、病得可治、游得畅快、购得无欺、娱得舒心、乐得其俗,为高品质宜居地建设提供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态城市示范。
二、双城圈生态城市建设战略构思
首先,把握规律理思路。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生态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以人为核心建设城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城市,把握城市建设发展创生健全性、生成有机性、生存和谐性、生长持续性、生境有序性、生发竞合性、整生完备性、共生联动性等生态规律,以生态思维、创新思维、有机思维、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谋划和建设生态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全面发展、全体富裕、美好生活需要。
其次,透析形势明方位。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新战略布局,紧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顺乎结合、整合、聚合、融合、开合等大趋势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社会交融、生态交织、利益交集等大格局,推进双城圈城市建设生态化、信息化、智能化、健康化、宜居化。
再次,突出重点建体系。考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重要的西部地区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作为可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等比肩的全国重要城市群,双城圈城市发展理所当然成为重中之重,而其生态城市建设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重点以核心城市圈为首发地带、发挥极核聚散效应,以轴心城市圈为先发地带、发挥极化带动效应,以盆缘城市圈为继发地带、发挥有机疏散效应,并按时序逐次推进。生态城镇体系事业产业布局,重点聚焦实现“两中心两地一高”(经济中心、科创中心,改革开放高地、高品质宜居地,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最后,改革创新加动力。着眼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中:创建一体化设计机制,两省市共同抓好顶层设计;创建协同化推进机制,实现两省市各部门行业建设主体联动;创建共生互成机制,实现重大项目工程全方位全区域优化配置和布局;创建融合融通机制,完善和统一相关法规政策,优化财税、投资、融资、土地、基建等激励。着眼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建科技平台,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法规政策,推进各类特别是生态科技城、数字科技城、健康科技城建设。
三、双城圈生态城市建设主要举措
首先,细化实化顶层设计。落实中央和省市两河经济带战略布局和双城圈发展规划,坚持生态系统理念、思维和方法,统揽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巨系统,全面规划生态城市群落体系。科学设计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丰富内容内涵,细化设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功能定位、国土空间结构布局、基础设施结构布局、产业结构布局、人口结构布局、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事业结构布局,并以循环、融通、流动理念和思维,推进设计项目化、工程化、实地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破区划限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其次,极化活化聚散效应。推进城乡互动,生态一体化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生态化融合,接替循环发展。优化和延展生态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全生态链物流发展。发展多式生态联合运输,促进生态要素快速流动。维护和完善市场机制,实现宏观规划机制与微观市场机制、生态正负反馈机制和区域协同机制有机融合,发挥生态城市集聚和扩散效应,促进城市与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再次,共建共享项目工程。保障规划设计落地见效,创设共建共享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因地因时乘势规建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生态保护工程、环境治理工程、流域保护开发工程、节能降耗工程、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科技园区、生态物流园区、生态公共工程、生态新基建工程等,真正唱好“双城记”和发挥好双城圈功效。
最后,多元协同开放合作。明确开放合作责任主体,政府间合作发展城市生态事业、企业间合作发展城市生态实业、投融资平台间合作发展城市生态产业、社团间合作发展城市生态行业、高校间合作发展城市生态专业、科研单位间合作发展城市生态新业。发挥好责任主体协调协作协同职责,各责任主体之间构建联合联动联促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全域全员全方位全要素推进双城圈生态城市建设内外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