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文明与文化相融性问题探
——兼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
(2020.12.8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传林
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
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两大重要部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这里提出的中心论题极具挑战性
能把生态文明及其建设融入文化及其建设之中吗?
1.文化的宽度和长度对文化中融入文明具有限制性影响。文化现象五彩缤纷,文化定义成百不千,皆因视角不同而异,但都是在生态无意识下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从大道至简意义上看,文化可定义为人们各种生活方式的集合。而文明的定义和类别也是五花八门,但也可衷一是,就是人类各种生产生活方式的集合。由此可见,文明包络了文化,而不是相反。虽然包络了文化的文明与文化,在我国同样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但是在生产生活经济社会链条中,文化短而文明长、文化窄而文明宽,文化的宽度和长度容纳不下文明之躯。即使这两文在容纳包容意义上不具相容性,也并不排除在渗透浸润意义上具有相融性。
2.文明的维度和梯度对文明被融入文化具有限制性影响。文明共时性形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分别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生态等多维度;而其历时性形态包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服务文明、信息/知识文明和生态文明,分别基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社会、信息/知识社会和生态社会演化梯度。这与文化共时性形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分别所涉物质、制度、观念等维度不同,而且文化虽有历时性发展演变过程,但更有如历史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交错沉淀叠加特性,其梯度性并不明显,难以与文明共时同步而言。由于两文之间维度错位和梯度错时,造成在这两度上相容性不强,但并不排除在两度交错之间相融性的存在。
3.两文之间融入与被融入矛盾需要在高度和深度上破解。虽然从总体上看两文历时性时间长度基本一致,但是共时性空间长度却不同,同时也应当看到它们并未在高度上受到限制。如果在文化梯度上作出更清晰的解析,两文可以在同一个思维空间的高点达到同一水平线。虽然从总体上看两文共时性维度相差甚远,但是在历时性深度上并未受到限制。如果对两文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在同一思维空间深层结构中抵达共同基点及其构成的平台线。因而,可于高点水平线与基点平台线之间寻求融合点,促进两文融合。
4.成都城市建设资源直接为两文创新融合提供保障条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物态文态共融的道文化基因景致,为两文融合奠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坚实基础。作为公园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其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为两文生态化融合提供了优势资源条件和生态发展空间。作为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美食美景之都,其宜学、宜业、宜居、宜游、宜康、宜养、宜安、宜乐等条件优越,为两文持续性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保障和生态生活场景。作为多元多层文化和多维多层文明叠加交融之城,其独特的两文优势塑造,为两文全面融合发展撑起了耀眼的文明高度。
二、这里亟待的理论思维必具突破性
现实建设对以文明融入文化的需要和可能,决定了必须在理论思维上实现突破。
1.在文化中融入文明要求文化进入文明包络,促使文化广义化。文化广义化即从行为方式定义和观察文化。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集合而成的行为方式,既是两文的本质含义,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共同高点,为文化的容量扩增和文明的范畴规范,造就空间和形成规则,在这一高度上实现广义文化与文明“等量齐观”,造成既相容又相融更相荣的共容共融共荣三共格局。
2.把文明融入文化中要求文化/文明基于共性,促使两文生态化。生态化即以生态理念构思和建设文化/文明。生活力和生产力集合而成的行为力,本就既具自然力属性又具社会力属性,而生态行为力居于这四力两两之间的中介地位,并把四力生态化地贯通起来。相应地生活关系和生产关系以及关联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四关系构成了复杂的行为关系,而居于各种行为关系之间的中介仍然是生态行为关系,它把人的各种行为关系联通起来。因此,生态行为方式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把文化和文明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生态为文化注魂,为文明点灯,为两文融合铸就深层底盘。
3.生态行为方式要求规范引导文化/文明融合,促使两文同质化。同质化就是文化/文明融合基于共同的生态本质内涵。生态行为方式作为人的行为方式的一个维度/层次,与人的行为方式一样,不可脱离人的思维空间而独立独行,必在思维空间与思维活动本身关联行动。在生态思维深度空间里,理论思维活动和实践思维活动共生共存共作,这就是理论思维/实践思维方式。生态行为方式同样由生态理论思维方式和生态实践思维方式一体化构成,而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方式,离不开生态理论思维/生态实践思维的成果之规范和引导。
4.生态思行合一要求文化/文明融入深度意识,促使两文同一化。同一化就是文化/文明同一于生态文化。思行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强基因,也是人作为生命体的基本思维模式。其所在思维空间的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底蕴和意识,也是人这一生命体有别于他物的本质特性。无论天人合一还是思行合一,最终都归一于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道德”或道维意识。这里的道已经升华为本来意义上的本原、本体、本质和本性等规律,这里的德已经返璞归真为对道的学习、思考、践行和感悟而得道。生态思行合一指的是,生态思行即学思践悟合于德,而归于道即归一于生态本然(道之四本集合),文化/文明同一化就是同一于道德文化即生态文化。
三、这里需要的实践表达应具主体标志性
把生态文明及其建设融入文化及其建设,最终落脚于生态文化及其建设实践中。
1.以生态生命主体为主角表达生态文化,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核心思想主题。突出人的力量,张扬成都城市生态文化魅力。增强生命活力,提升展示健康素养、文明素质、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增强思维创新力,提升展示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激情和创先勇气。增强社会生态和谐力,提升展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强全面发展力,提升展示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有机力,拟人化、人格化规建城市,创建城市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机制制度,推进活力城市建设。
2.以生态发展主体为主角表达生态文化,体现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主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基调,彰显公园城市生态文化特色。着眼全域公园城市,统筹展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健全生态城镇体系。着眼发挥绿色本底优势,统筹展现“三农”协调和谐发展,丰富农业现代化生态内涵,统一规范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着眼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展现“三产”协调互动循环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倡导5R绿色环保模式。着眼高品质宜居地建设,统筹展现自然社会和谐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提升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持续推进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健康养老、美食美景、精神文明、生态文化城市建设。
3.以生态思行主体为主角表达生态文化,体现城市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思想主题。突显生态文化内涵,推进文化多样化发展、生态一体化融合。促进生态意识增强、文化观念更新,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呈现观念性本体生态文化发展成果。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发展方式转型,强化生态文明物质基础,呈现物态性“载体”生态文化发展成就。促进科教兴市、科教强市战略实施,强化立德树人、自立自强,呈现科教性“主体”生态文化发展成效。促进融合发展、差异传播,强化新媒体技术支撑,呈现传播性媒体生态文化发展成绩。促进全民健康、全体幸福,强化全民健身、健康文化娱乐,呈现习养性文体生态文化发展成效。促进守正创新、移风易俗,强化民风家风社风建设,呈现风俗性民体生态文化成绩。促进主体交叉、生态融合,强化绿色经纬贯穿整合,呈现复合性立体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4.以信息网络载体为主角表达生态文化,体现智慧城市交往交流交融思想主题。智慧城市是具有共享信息、创新知识、获取价值、提供服务、实施治理等多功能信息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对实体城市的数字映照,是一个功能齐备、运转高效的虚拟城市,依靠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电子互联网物联网、多网合一、nG通讯等混合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吸引各种生态文化主体和形态聚合于网络空间,且产生新型的生态关系和有价值的生态文化。坚持虚实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突出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特色,以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为引领,以智慧城市平台为支撑,打造历史文化生态链和区域文化生态环,以此强力吸纳和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世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主流文化、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等数字资源,创生、生成、生长、生发新型网络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