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生态要闻
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至近1900只

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至近1900只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面积和野外种群数量实现“双增长”


全球大熊猫圈养数量达到728只


实现对所有旅外大熊猫生活状况评估的全覆盖


1月25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2024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已增至近1900只,实现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面积和野外种群数量“双增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被誉为“国宝”。近年来,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强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大熊猫野外种群稳步增长,栖息地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圈养种群结构向好,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成立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科技支撑有效增强,野化放归顺利进行,野外种群复壮途径扩展。


为加强大熊猫保护,我国在先后四次开展全国性大熊猫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强化大熊猫野外种群及栖息地保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于2021年10月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达2.2万余平方千米,约72%的野生大熊猫得到严密保护,进一步提高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形成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体系。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熊猫人工繁育,21世纪初突破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三大难题,大熊猫圈养种群逐步扩大。按照优化繁育配对方案,2023年全年繁育成活46只,全球大熊猫圈养数量达到728只。圈养种群的平均亲缘关系值逐步降低,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经科学评估,现有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成为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


多年来,众多科研工作者辛勤努力、孜孜不倦,开展大熊猫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研究,在大熊猫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共获得100多项专利和科技成果。2023年11月,在整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两家科研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并成立由相关院士牵头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学术委员会和大熊猫保护国家创新联盟,科技支撑有效增强;还将建设国家林草局大熊猫重点实验室,大力推动创建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我国于2003年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自然研究,先后将12只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存活10只,建立了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自然的技术体系。这一举措为解决大熊猫隔离种群面临的近亲繁殖问题、促进种群复壮、实现大熊猫种群整体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新途径。同时,开创性地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研究。通过野外引种成活12仔,实现了野生种群和圈养种群血缘的交换,进一步促进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提高。


在国际合作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推动大熊猫保护科研、促进国际友好交流等。


旅外大熊猫成功繁育喜讯不断。自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以来,至今已成功繁育成活大熊猫幼仔41胎68仔。截至2023年年底,有18个国家、20个机构与我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旅居国外的大熊猫总数56只。


多年来,大熊猫国际合作伙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资源叠加和知识分享的优势,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疾病防治、放归自然等领域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圈养种群结构不断优化,遗传多样性不断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显著提升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有效促进了野外保护。


通过开展对外交流,大熊猫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民间友好交往,成为中国与各国人民友好情谊的使者。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知识传播、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推动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旗舰物种的影响力和作用。


为加大对旅外大熊猫的保护监管力度,2023年以来,国家林草局组织相关单位对19个国家的23家境外合作机构开展实地检查评估,实现对所有旅外大熊猫生活状况评估的全覆盖。从检查评估情况看,各合作机构在场馆建设、饲养护理、疾病防治措施等方面总体符合要求。旅外大熊猫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个别健康欠佳的老年大熊猫也得到了妥善诊治和良好照顾。


国家林草局将持续推进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圈养种群遗传管理,完善大熊猫国际合作管理机制,高水平推动大熊猫保护和国际合作。(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