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召开的全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更加突出人民至上,努力提供更多优质水生态产品、创造更多更好亲水空间,让工作成效体现在人民群众直观感受上。为何要将人民群众直观感受纳入考核指标?在河流亲民指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提升人民水环境质量感受,应从哪些工作做起?今日刊登相关文章,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亲民指标要让人民群众好理解能亲近 程晋波 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不仅要体现水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和水质监测数据改善情况,而且还要让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需要各地结合本地区水生态环境治理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河流亲民指标,把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体现在人民群众直观感受上。
亲民指标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意见建议,将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设纳入本地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生活污水污染河湖等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不仅要突出问题整治成效,而且还要给人民群众讲清楚问题整治所采取的举措,邀请人民群众深入一线体验问题整治的效果。
亲民指标要好理解。用人民群众能够听懂的“大白话”将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水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表述出来。比如,可以在每条河湖(海湾)旁边设置水质指示牌,标明该条河湖(海湾)水质是优质水质还是劣质水质,适合用作什么水、不适合用作什么水,让人民群众一看就明白。比如,依据衡量水质的物理指标、成分指标、评估性综合指标,设置大众化的水质衡量亲民指标,让人民群众通过水体的透明度、鱼、虾、水草等,就可以简单判定河湖水质好坏。
亲民指标要设置沉浸式互动内容。搭建亲水平台、打造亲水空间,让人民群众在沉浸式互动中增强对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直观感受。比如,可以将河湖治理与口袋公园建设等生态环境要素有机融合,打造亲水空间。组织人民群众开展护河巡河志愿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护河巡河中了解水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掌握水生态环境治理技能、见证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听取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意见建议,动态完善亲民指标。
水质好为何落选最美河段?
李学辉
某市曾经开展过一次母亲河最美河段评比活动。活动结合水质监测数值和对周边群众满意程度的问卷调查,评比打分。A城镇河段水质达到了Ⅱ类水标准,但因问卷得分较低,输给了水质监测数值为Ⅲ类水但问卷得分最高的B乡村河段。
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差?据了解,经过污水截流、河道改造等工程措施后,A城镇河段原始形态完全改变,自然河流被硬生生地改变为人工水道。虽然其水质显著改善,但此河段也丧失了生态等功能。“乡愁何处寄,河流最相思。”人们再也看不见河中游戏的鱼鸟,甚感不满。
近些年,水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很多地方的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水生态状况得到了修复。然而,仍然有少数地方由于治水目的、思路、方法不当,导致水生态状况受损,一些河湖自然景观面貌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
让工作成效体现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就要增设亲民指标,创新评价方法,可根据当地河湖实际情况、应有的功能、人民的期盼,制订地方水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比如,增加肉眼可见物、混浊度、色度、臭和味等感观性状参数评价指标;选择断面形状、水面坡降、流速、流量等水文参数评价指标;设立初级生产力、生物种类、生物量、渔获量等水生态参数评价指标;加入视角范围、看见频率、醒目程度、印象好坏等景观美学参数评价指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采取科学治水技术,提升水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持河湖原始形态状况,提高水体自然净化能力,确保美丽河湖景观承担更多的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水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
体现治水为民利民便民理念
郑兴春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河长办公布了2022年第一批基层河长履职“红黑榜”。从上榜的理由来看,除了河道水质改善明显、持续稳定达标以外,周边群众的满意度也是履职考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河道在保证水质的基础之上,升级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健身的场所成为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以此次上榜的苏州市相城区北河泾街道北河泾(高铁新城段)为例,此河道水质尚可。但由于河道两侧为原始未开发状态,群众并不能直观感受到河道的水质究竟如何,也未体验到河道带来的便利,周边群众满意度并不高。2021年苏州市相城区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整治,开展生态驳岸、小型广场、园路、休闲栈道等建设,使河道水质进一步提升,更让其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离水更近了,群众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 苏州市在水治理时,还设置了多个功能区。沿河两侧有全面展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普基地,有体现乡村旅游元素的栈道长廊,有可供居民休闲垂钓的开放式公园,甚至还建有各式商业广场、公交铁路站台等。符合民意的功能区设置体现了治水为民、治水利民、治水便民的新治水理念,也赢得了公众的赞赏。如今,周边群众比以往更加热心参与和监督河道水质治理与改善。 一串串的水质数据之外,各级政府部门更多地应该将目标放在水生态、水文化、水休闲、水便民上。让群众靠近水,真实地感受到水质提升带来的环境美和各种便利,才能让群众真正从内心支持水环境保护工作。
评价亲水设施可运用“感性工学”
张懿璇
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类的心理需求从下而上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也是一样,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实现了基本的环境安全需求时,老百姓对环境的需求层级将会上升到满足更高层的情感需求。对于水环境而言,水质大大转好之后,人们更希望能够在优美的水景观中欣赏风景、进行社交、享受生活。 198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亲水设施作为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向全世界推广。亲水设施不同于传统的高堤岸混凝土改造,而是通过修建城市滨水公园和绿地,向居民提供能够触摸到水体并进行玩耍和社交的开放空间,在已有的流量、安全、水质等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舒适性和娱乐性的功能。 亲水设施近年来在我国也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河流的景观也开始回归自然化。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成为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时,怎样对主观性强的“幸福感”进行评价,对亲水设施的功能评价形成了新的挑战。 感性工学的“感性”是指一个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从产品和体验中普遍接受的印象。感性工学方法能够通过分析、测量和计算,将用户心理感受进行量化,并转化为产品特征和设计参数规范,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情感满足,最终提高用户的购买意愿。 亲水设施以居民舒适度、满意度、幸福感为目的进行开发,具备感性工学的因素。感性工学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亲水设施在用户满意度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丰富和改善亲水设施的社会功能提供建议。 当今社会对水环境治理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环境质量改善、人民休闲生活需要、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历史文化风貌等都成为考量。所以对于亲水设施也可以采用多元化非线性的评价方法。感性工学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可以将抽象的情感进行结构性的量化,能够将感情维度纳入评价体系中。在此过程中,也可获得具象的感性要素,有助于确定亲水设施的生态资源价值。同时,从社会和心理层面,引入感性工学方法也有助于促进人们对大自然和水的尊重,让公众在切身享受优美景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小河小溪对居民感知价值影响更直接
李瑞娟
从“人民群众的直观感受”看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应当充分重视群众对水环境的感知价值。 群众对水环境的感知价值是其对水环境总体感知的反映。感知价值的大小受到水环境物理、化学或生物指标的影响,但更多地依赖于其与水环境的接触和用水过程中,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形成的切身感受。这种感知价值是其对水环境满意度的判断,影响其幸福感。尽管由于个体偏好的差异,人民群众对感知价值的衡量标准不一,但是水质改善可以普遍提高群众的感知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来,我国大江大河保护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小河小溪保护不足成为目前水环境保护的短板。小河小溪对居民的感知价值影响更直接,也更容易引起群众的关注。因为小河小溪可以给居民带来视觉美感。当路过清澈见底、缓缓流淌的小河小溪,会不由得想起“泉眼无声溪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更重要的是,小河小溪还可以满足附近居民灌溉农田、娱乐戏水等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如果小河小溪水质恶化,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会受到直接和显著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居民的感知价值和幸福感。同时,这些小河小溪通常也是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对维护和保持大江大河保护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河小溪水环境保护应该作为未来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引起足够重视。 当前,对小河小溪的保护仍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对小河小溪还没有建立日常监测体系;另一方面小河小溪河长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因此,建议探索建立小溪小河水环境监测体系,推进河长制在小河小溪保护中的作用发挥,因地制宜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河小溪水环境保护机制。让溪水潺潺和小河涓涓提升群众对水环境的感知价值,让群众真切感受享有优良水环境的幸福感。